我刷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全麻了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全麻了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全麻了 > 第97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人的偶像!

第97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人的偶像!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全麻了
作者:
慕峰
本章字数:
4284
更新时间:
2025-01-22

天幕上视频继续盘点:

【最强文圣人王阳明。

排兵布阵直追精忠岳武,立说布道无愧一代宗师。

传道授业时是循循善诱的好先生,开宗立派时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阳明先生一生如烟花般绚烂,如丰碑般不朽;他格物致知、龙场顿悟、创立心学,从此超凡入圣。

他上马能打仗、以少胜多、战无不胜,帮助大明平定叛乱;下马能讲书论道、桃李天下、著书立说、名垂千古。

他是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者”;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只此一人。

居庙堂之高则阁臣督抚,以此为圭皇指南;处江湖之远则文人义士,以此求格物致知。

千秋百代之后,阳明心学仍是多少人处世做事的精神指南。

心学的思想影响着国内外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日本、朝鲜、东南亚等诸国的人们都对心学心向往之。】

网友弹幕:

——一直理解他的知行合一就是马克思的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妥妥的辩证唯物主义。

——市面上的书都写王阳明的生平,什么龙场悟道,都写烂了,为什么没人说王阳明的心学!!有没有人能把心学解释清楚的啊。

——兄弟们,知行合一的难度你们可能不理解,但是自律的难度你们应该深有体会,自律都做不到的话大家就洗洗睡吧。

——我觉得他最厉害的打破了程朱理学对人类的枷锁,理学完全就是皇权奴役人类的产物,可惜后面清朝达到封建皇权的顶峰。

——中华历史长河中,称的上完人,圣人,我心中也就是3人,王阳明,周总理,孔子。

——文能立三不朽流传千古,武能平宁王乱弹指之间。

……

日本。

天幕上的视频仍在继续播放着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在日本的某个角落,东乡平八郎静静地坐在屋内,他的目光紧盯着天幕。

眼中闪烁着敬仰与钦佩的光芒,那光芒仿佛穿越了时空,与王阳明那超凡入圣的灵魂产生了共鸣。

回想起自已在日俄战争中,凭借着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解和应用,成功以劣势装备击败了强大的俄国海军部队,东乡平八郎心中充满了自豪。

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王阳明心学的指引。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仍旧没有离开天幕。

他仿佛看到了王阳明那顶天立地的身影,感受到了他那格物致知、龙场顿悟的智慧。

东乡平八郎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和纸,开始书写。

字迹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王阳明的敬仰和感激。

写下了“一生俯首拜阳明”这七个大字。

写完之后,他轻轻放下笔,凝视着那七个大字,仿佛在与王阳明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王阳明的心学将永远指引着他前行,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不灭灯塔。

……

大明位面。

王阳明静静伫立于月色之中,身着简朴的布衣,背负双手,眼神深邃。

天幕上那熟悉的画面映入眼帘,展现着他一生的传奇与成就。

当看到后世将他尊称为圣人,与孔子并列时,他讪然一笑,轻轻摇了摇头。

“吾何德何能,敢与至圣先师孔子并列?”

王阳明低声自语,语气中满是谦逊与自省。

他深知,自已虽有些许成就,但距离真正的圣人境界还相差甚远。

他一生追求的是格物致知,创立心学,以此启迪世人,而非追求虚名。

然而,当他看到自已的心学在后世得以传承,被无数学子所接受、所推崇时,心中还是不禁有些开心。

自已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心学的种子已经在后世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吾心足矣。”

王阳明轻声说道,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他并不在乎后世的赞誉与尊崇,只在乎自已的学问能否真正造福于世人。

如今看到心学得以传承,他便已心满意足。

……

天幕视频继续:

【五朝元老——杨士奇。

杨士奇,江西泰和人。

以学行见长,“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历仕五朝,佐了建文、成祖、仁宗、宣宗、堡宗五朝,入阁为相四十余年。

杨士奇辅和另两位杨姓三公杨荣、杨溥并称“三杨”。

尤其“仁宣之治”,被认为都是“三杨”辅政之功,“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三杨”中又以杨士奇为首。

杨士奇为朱明家族的江山永固立下汗马功劳,本可以功德圆满,可是到了他侍奉的第五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时。

因儿子杨稷傲狠,尝侵暴杀人,朝议不即加法,天子降诏慰勉,感泣不已,忧不能起,未久去世。

享年八十,追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

网友弹幕:

——卧槽,文贞!一等一的谥号啊,魏征也是啊。

——只可惜儿子没管好,后面的徐阶也是一样的毛病:本身没啥大问题,就是儿孙教育不到位,杨阁老儿子在家乡欺男霸女,徐阁老儿子在家乡侵占田地。

——真实的三杨能力强是真的,拍马屁6也是真的,台阁体了解下就知道咯。

——三杨说放在汉初如何?在唐初又如何?貌似不见得落于先人吧。

——可惜晚年教子无方,落入王振把柄,致仕,给自已的人生落了一个不完美的结局。

——为毛内阁大臣个个70多80但是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还有不上朝的,剩下的活过40都费劲,讲道理朱家基因不差啊,朱元璋和朱棣都这么能熬。

……

大明位面。

杨士奇静静地注视着天幕,他的一生仿佛又在眼前重新演绎了一遍。

“我不是喜欢拍马屁,”他低声自语,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

“将来,你们若站在我这个位置,就会明白,说几句漂亮话容易,做个烈士也很容易,但要把国家的事情办好,又能保全自身,真是太难了。”

作为内阁大臣,不仅要有出色的才能和智慧,更要懂得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全自已和国家的利益。

有时候,为了大局,他不得不说出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妥协和牺牲。

然而,这些都不是他心中最痛的地方。

他最痛心的,是儿子杨稷没有教育好,最终走上了歧途。

这让他深感愧疚和遗憾,也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子女的教育实在是太重要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