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概一刻钟左右,李儒,吕布,华雄等人纷纷来到了司空府。
作为董卓的心腹,他们几个府邸都和董卓的在同一条大街,就是为了能够方便董卓及时传唤他们。
“司空!”
“义父!”------
几人一进来打完招呼后就看到董卓的脸色有些铁青,都在心里嘀咕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急着把他们叫来。
听到动静的董卓看了看几人,点点头示意他们坐下,接着开口说道:
“我这么着急把你们叫来,是因为并州出了大事!”
“并州,难不成是匈奴人发动了袭击?”吕布有些不解地问道,他一听董卓说并州,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匈奴。
吕布刚一说完,李儒几人就将目光投向了董卓。
“不是匈奴是秦易!”董卓咬牙切齿道:“这家伙已经占领了并州全境,上党太守张杨不久之前跑到我这里来救援,要求朝廷为他主持公道。”
轰隆!
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般重重地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上。
他们没想到秦易这么胆大,竟敢公然占据并州。
李儒回过神后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当即站起身拱手问道:
“司空,那壶关呢?壶关不会也被秦易占据了吧?”
董卓没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嘶!”李儒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如今的局势对他们来说有些棘手啊。
如今他们刚刚废了少帝刘辩,立陈留王为帝,秦易就将并州给控制住了,一旦对方从壶关出兵的话,对洛阳就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啊。
不行,必须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李儒顿时在脑中琢磨起了主意。
“司空,给我五千兵马,我去驻守孟津,防备秦易的铁骑!”
就在这时,华雄突然站了出来请命道,如今壶关被秦易给占据了,孟津绝对不能有什么闪失,过了孟津,洛阳将无险可守,从北方来的铁骑便可长驱直入。
“义父,给我三千人马即可!”
“司空,我只要两千!”
-----
吕布,李髉,郭汜等人见状纷纷请求由自己去镇守孟津,防备秦易大军的进攻!
这可是在领导面前展示自己能力的时候,谁都不甘落人之后。
看见自己手下的心腹将领纷纷请命,董卓虽然面不改色,但心里别提有多满意了,接着他将目光看向了李儒。
“文优,你的看法呢?”
作为自己的心腹谋士,董卓十分器重对方,为自己提出废除少帝,立陈留王为帝的主意,进一步控制朝政,挟天子以令群臣,这才有了如今的崇高地位。
听到董卓的问话,李儒立马从沉思中回过神,拱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司空,我建议由华雄将军率五千人马驻守孟津,另外让张扬任河东太守,让他在河东募兵防备秦易从河东郡进逼洛阳!”
说完这些吕布第一个就站了出来反对:“李儒,你为何不让我去,难不成你是看不起我吗?”
自从投靠董卓以来,他一直想建功立业,如今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却被李儒给一票否决了,怎能不让他感到气愤。
“哈哈哈,奉先将军,我不让你去是自然有原因的,你作为司空身边的第一大将,你的一举一动朝廷中的诸位大臣都在随时关注。
“一旦你领兵去驻守孟津,并州的事情根本瞒不住,到那时万一有人给秦易假传圣旨,让他进京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现在不能主动招惹对方,你明白了吗?”
李儒对于吕布的质问,眼神中闪过一丝阴沉的寒意,随之笑着解释了起来。
董卓之所以能够祸乱朝政就是因为手底下有人有枪,还有一个武艺超强的吕布,那些大臣不敢反抗,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李儒才不让吕布领兵驻守孟津。
李儒的解释合情合理,根本没有任何漏洞,吕布也找不到任何辩驳的机会,只能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奉先,你是我手下的大将,洛阳离不开你,这种小事就让华雄去吧!”董卓接着又宽慰了吕布一番,算是默认了李儒的安排。
接着将目光看向了华雄,语气十分严肃的说道:
“华雄,咱家命你领兵五千,驻守孟津,不得有误,一旦失守,你也不用回来了,明白吗?”
华雄一看董卓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立马起身,单膝跪地大声保证道:
“司空放心,末将一定会死守孟津,不让秦易大军踏过孟津半步!”
“好,你们去吧,文优留下!”董卓点了点头然后让他们都离开了,单独留下了李儒,因为他感觉李儒还有话没说。
“是!”
“文优,咱家看你刚刚有话想说,是不是他们在场,你不好说出口啊!”
众人离开后,董卓看向了李儒缓缓开口道。
李儒见状上前一步,来到董卓跟前,压低声音说道:“司空,如今秦易占据并州,且其背后乃是何太后扶持。”
“那何太后在宫中仍有一定影响力,对我们来说实乃心腹大患。”
“依在下之见,不如一不做二不休,除掉何太后和少帝,这样一来秦易可就失去了靠山,到时候咱们再想办法对付他!”
说到最后,李儒还作出了一个杀人灭口的手势。
李儒认为秦易能有今天这一步,他依仗的是何太后跟何进,如今何进已死,就剩下了何太后这么一个政治靠山。
只要除掉何太后,秦易在朝廷就站不住脚根,到时候想怎么对付秦易就怎么对付,毕竟皇帝在他们手上,一旦秦易不听圣旨,有的是借口让各路人马讨伐秦易。
这就是挟天子以令群臣的优势。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略作思索后,狠狠一拍桌子:“就依你之计,这事你亲自去办!”
“是!”
李儒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躬身回答道。
------------------
董卓废立少帝之后,何太后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曾经的尊贵与荣耀如今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和不安。
这天何太后凝望着窗外那萧瑟的景象,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如她内心的心境。
她不由自主地唉声叹气,回想起往昔的尊贵与如今的凄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感叹命运的悲催无常。
就在这时,突然几个侍卫面无表情地闯了进来。
何太后惊恐地转身,看着他们一步步逼近,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当她的目光落在一名侍卫端着的盘子上,看到上面放置的衣物时,何太后害怕到了极点。
她浑身颤抖,脸色惨白如纸,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是董卓要置她于死地,让她穿上这些衣物体面地走上绝路?何太后绝望地闭上双眼,身体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会昏厥过去。
“你---你们是来送我上路的吗?”何太后闭着眼颤抖着声音,断断续续地开口道。
为首侍卫见状单膝跪地,低声说道:“太后莫怕,我奉秦郡守之命前来保护您。”
何太后听到这话,立马睁开眼,眼中顿时泛起希望的光芒,仿佛在黑暗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我们刚刚得到消息,秦郡守已经攻占了并州,我们担心董卓会对您下手,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救您出去,太后,这是一身不起眼的衣服,麻烦您换上!”侍卫催促道。
“那能不能将弘农王和弘农王妃也带出去!”何太后没有第一时间接过服装,而是问起了他们能不能救自己的儿子和儿媳。
“这个不清楚!”侍卫有些不确定地回答道,秦易当初的命令是让他们带回何太后,至于少帝则是不在的考虑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