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中,蹇硕虽然不属于十常侍之列,却也深得汉灵帝宠爱。
现在让蹇硕统领洛阳护卫队统领,几乎可以说是把皇帝的命,放在了蹇硕的手上了。
蔡邕属于被宦官党锢打压的一方,自然明白宦官当道,又有了兵权,自己随时可能人头落地,岂能不悲哀?
蔡邕悲从心来:“如今圣上又身患重病,这……这真是更让蹇硕等人横行了!苍天无眼啊!”
赵云猜测,汉灵帝建立西园新军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制衡外戚何进的军权。
汉灵帝想效仿自己当年登基之时,利用十常侍除去外戚窦武的手段,再次除去何进。
可惜天不随人愿,还没有开始行动,汉灵帝却先病倒了。
而汉灵帝这一次病倒,坚持不到一年,明年就会直接驾崩,给东汉王朝留下一道难题:刘辨、刘协二子争位。
刘辨的母亲是汉灵帝的正妻何皇后,何皇后是大将军何进的妹妹,是正统继位第一的嫡长子。
刘协的母亲被何皇后毒死,从小是被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抚养长大。
董太后对刘协宠爱有加,常常劝汉灵帝改立刘协为太子。
汉灵帝也对刘协偏爱,也有立刘协之意。
所以所有宦官势力,几乎倒向了刘协。
但是刘协又不能立为太子,因为刘辨比刘协大五岁,是正统嫡子,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
这就直接导致何进和宦官之间,不得不争。
这个争位,可就是董卓入京乱洛阳的机会啊。
汉灵帝驾崩,何进想让刘辨继位,就要除掉扶持刘协的十常侍宦官和蹇硕的西园新军。
宦官要扶持刘协继位,也要除掉何进等外戚势力。
二虎相争,刘辨胜出。
虽然刘辨理所当然继位,可是到最后却便宜了董卓。
董卓又自认为和董太后是一家人,又把刘辨赶下皇位,扶持起了刘协当傀儡皇帝。
从此董卓权倾朝野,东汉步入董卓之乱。
董卓之乱开始,东汉才真正意义上四分五裂。
群雄拥兵自重,军政自理,无人纳贡。
赵云思量着:自己根基不稳,常山太守随时可能被其他人巧取豪夺。
是否有办法让天下提前动乱,让朝廷以及整个天下人的目光都无法聚集到常山郡来?
比如聚集在洛阳。
蔡邕喝多了,竟是醉倒。
赵云便抱着蔡邕进入卧房,给他休息。
蔡琰感激不尽。
赵云看着这个行走的1000万福分,在想着怎么弄到手才行。
却在这时,门童禀报,西园新军典军校尉曹操求见。
蔡琰为难,家父酒醉,已经不便接客,只好亲自出门,表明歉意。
曹操闷闷不乐而出。
赵云此时正好出蔡府,与曹操相遇。
曹操暗自奇怪,怎会有青年男子出入蔡府,难道他是卫仲道?
赵云看曹操,身长七尺,面黑,细眼长髯,比自己矮上一个头,就是这么一个矮个子喜欢睡别人老婆,实在是我辈楷模。
嗯?
要不要找个机会干掉他?
算了,洛阳重地,干掉曹操恐怕自己也别想走出洛阳了。
赵云先是见礼:“常山太守赵子龙拜见曹大人。”
“你便是常山新太守?”曹操惊奇,“蔡大家很少替人求官,却为你求了常山太守之职,你与蔡大家是何关系?”
赵云:“常山郡动乱不安,蔡大家只是盼我能平乱罢了。”
霍!平乱黑山军?
这少年好大的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