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解放前的事儿了!”吴英哥笑笑。
“那房子是黄家在你当知青时霸占去,地契还在你手里吧?我猜黄大山手中并没有。”谭巧珍问。
“是在我手里!”吴英哥垂下头,“不过,我不知道他后面是否有另办。”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黄大山是实权人物,要弄个地契稀松平常。
刚解放那会儿,打土豪分田地,政府给每家每户办过新地契、房契。
他家只剩下自住那几间,就是黄大山现在住的那个地方。
他在西南偏远农村下乡,地契、房契一应重要资料寄存在文婶那里,消息不通,十年没回家,什么都不知道。
返城后回到家乡,家没了。
黄大山怕事情闹大,将堆放杂物的小屋腾出来,他才有了落脚处。
当年的主家反倒要曾经的佃户施舍,想想就觉得好笑,鸠占鹊巢。
“有就好!那房子你收回去吧!”谭巧珍道。
“那怎么好?判给你的补偿!再说我一个人,住那间屋子习惯了。”吴英哥摆手。
“大叔,咱俩就别争了!那房子你也知道,卖不出去,离城里又远,我们拿来也是闲着。
本就是你家祖屋,物归原主才是正经,再说,要不是你,我也不会那么快找到孩子!
就当是报恩吧,兜兜转转,又回到正主手里!”谭巧珍真诚道。
“我、我只有两三千块钱!”吴英哥局促不安。
那是自己攒的棺材本,打临工,给人看厂门、或码头搬运啥的,一点一点攒下的。
“大叔,说了物归原主,谈什么钱不钱的!”谭巧珍拉着吴大叔道。
“只是,明天我想去一趟,在那里给孩子做场法事,孩子枉死,希望他能有个好的轮回,大叔不会介意吧?”
是否真的有轮回,谁也不知道,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不介意、不介意!”吴英哥忙道。
“我认识几位做道场的先生,明天请他们来。”
“真的,那太好了!谢谢!就劳烦大叔帮忙找一下,多少钱,我付。”谭巧珍正愁上哪儿找人。
“要不了几个钱,明天来了,你们自己谈吧。”吴英哥笑了笑。
这类活动在当年属于西旧,这些年慢慢放松了,乡下老人过世时,会请来做法事,为逝者超度。
“那我先回去做准备!”吴英哥看看时间,己中午一点过。
“这个点儿,吃了饭再走啊!”谭巧珍请大家用餐。
“不了,两点的班车,去晚了赶不上。”公交车正好过来,吴英哥匆匆上车。
谭巧珍几人在商业街找了家餐厅,这会儿没啥人,点了十一二个菜。
“同志,有啥现成的点心、小吃没有,我们都饿了,有的话,先上一份。”谭巧珍对服务员道。
这场官司一口气打完,当初不觉得,这会儿出来,才惊觉己饿的前胸贴后背。
也是重生回来,第一次感到饥饿,或许是心中堵着的那口气终于顺了,心事了却,人才真正活过来。
“现成的点心、小吃没有,醪糟小汤圆要现煮,要吗?另外有油酥花生米,要不要来一份?”服务员问。
“要两份花生米,十份醪糟小汤圆。”谭巧珍微笑道。
油酥花生米上桌,大家不客气的吃起来。
“来,喝酒喝酒!”谭育明给在场的男士们倒啤酒。
“师傅、黄姨你们喝啤酒还是饮料?”谭巧珍问。
“喝饮料吧,下午还要上班。”成玉芳回道。
厂里有规定,上班时间不允许喝酒,以免出工伤事故。
于是又点了橙汁。
“育明,少喝点儿。”胡大芬对儿子道。
发动机测试很重要,每台发动机都要测,几十公斤一台抱上抱下,是个技术活,更是体力活。
“妈,我知道!”谭育明一口闷饮下啤酒道。
在场的两位律师、许老板都帮了不少忙,高低得陪着喝上几杯。
就着花生米,大家边吃边聊。
“我还以为这小三貌若天仙,结果就这种货色!要模样没有,除了会花钱,啥也不是!
真搞不懂,男人怎么细糠不吃,非要吃屎!好女人不要,外面乱七八糟的女人稀罕的不行,还给人养野种!”工会干事黄月娥感叹。
珍珍多好?要家世有家世、要模样有模样,温柔贤惠,持家过日子的好女人。
那黄丽娟啥货色?眼睛活泛得很,咕噜噜转个不停,一看就是那种不安分的,眼角带着春情,一股子骚味。
“行啦,大娥,马保国不代表所有男人!说起来跟人的品性有关!”胡大芬忙接话。
没见在场几位男士都有些尴尬吗?这话相当于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哦,对对,当年珍珍结婚,到我这里开介绍信,我还劝她来着,就觉得这小子目的不纯。”黄月娥反应过来,忙找补。
这不找补还好,越找补越出错,把谭巧珍给扯上。
许大中看一眼谭巧珍,看来当年被爱情蒙蔽双眼,九头牛都拉不回!
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父母、哥姐都劝自己不要娶袁红梅,可心心念念多年的白月光,怎肯放弃?
义无反顾跳下去,如今才知错的有多离谱?
“行啦,今天官司完胜,大家该高兴才是!来,感谢各位鼎力相助!”谭父举杯。
“客气、客气!”众人举杯回道。
醪糟小汤圆上桌没一会儿,菜陆续上桌,大家放开了吃。
“向大律、刘大律,感谢两位,辛苦了!”谭巧珍倒了一杯啤酒,敬酒。
辛苦一个多月,跑了不少地方,把马保国的银行流水、消费记录、孩子亲属关系鉴定等搞定。
在那个电脑尚未普及,信息碎片化的年代,要查找这些可不容易。
这俩人花了大力气,这种思路相当超前,难怪后面会发展成为江城市第一律所!
“客气、客气!总算不辱使命!”向阳生笑道。
这次试水,给了他信心,只差一个合适机会下海。
刘则成礼貌笑笑,与谭巧珍仅见过一面,今天是第二次。
信息都是向阳生提供,他与当事人在同一单位上班,交流信息方便,省去自己来回跑。
这个案子难度不大,难的是如何让当事人尽可能最大利益化,而被告刑期不能减。
那就必须寻找更多对当事人有利、对被告不利的证据。
好在人脉够广,虽费了些功夫,总算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