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停顿,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接着说道:“欢迎他们加入同舟共济互助会,我们的原则很明确,一句话概括,便是让天下的生意都好做。
愿意加入的,我们热烈欢迎;不愿加入的,我们也不会刻意为难。
当然,想要加入,也得经过一定的审核。”
“不过,我们要提一个条件,即加入我们互助会的同时必须退出原有的商会。
这一点需要通过报纸公告,公开声明脱离原商会,并提交入会申请。
我们会内部审议,符合条件、无不良记录且信守承诺者,才能正式成为会员。”
徐晋阳略作思考后问道:“各位觉得如何?”
包玉刚忍不住瞄了徐晋阳一眼,内心暗自琢磨,这徐晋阳心机果然深沉。
如今互助会己显露出强劲实力,一旦照此行事,三大家族的商会怕是要瞬间分崩离析。
董成云也注视着徐晋阳,笑着附和道:“我也认同这一观点。
毕竟,三大家族里的不少商人也与我们有着业务往来,若一刀切地中断合作,双方都会有所损失。”
徐晋阳微微颔首,说道:“行,那就按此行事。
首先在内部确认决议,接着将内容传达至每位成员,由他们自行表决。
最后,公之于众,昭告天下。”
对于部分决定,徐晋阳并不会频繁召集商谈会议。
通常情况下,高层达成共识后,会将方案呈递给其他商户审阅,若无异议,则在印刷好的通知单上署名表态。
众人事务繁忙,有人专注创收,有人操心家事,不可能总腾出空参与徐晋阳的聚会。
因此,多数非关键事项,仅需徐晋阳与理事会成员简短商议即可。
紧接着,《大明报》便公开披露了会议结果。
允许三大家族商会的成员加入同舟共济互助会,条件是必须脱离原商会。
必须彻底、干净地离开。
审核通过后,便可正式成为同舟共济互助会的一员。
这一举措无疑令三大家族措手不及。
从前大家依赖三大家族生存,如今,同舟共济互助会公开发布此消息,三大家族的商会随即涌现大批退会者。
原因显而易见,同舟共济互助会蒸蒸日上,内部往来便捷,且徐晋阳有时也会给予经济援助。
为何不加入?除非脑子有问题。
先前顾虑可能难以抗衡三大家族,但现下看来,三大家族根本不是对手。
于是,有些人开始转向投诚徐晋阳。
同时,《大明报》快速公布了这些退会人员名单。
东莞商会、五邑商会等机构,陆续有成员退出。
以前他们对三大家族的手段心存忌惮,可如今看来,这三大家族也不过如此。
最初,大明报还会刊载一些退出者的名字,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天内公布的退出名单多达十几人。
周锡年每天目睹着这些退出的商人,竟不知该如何是好,内心满是恐慌。
他感到就像被一根绳索勒住喉咙,且这绳索正越收越紧。
“周爵士。”
管家此刻来到周锡年面前,缓缓说道:“李福兆先生也退出了我们东莞商会。”
“什么?”
周锡年眼皮猛地跳动了一下,抬头看向管家:“李福兆也走了?”
管家点头确认。
周锡年内心涌起强烈的不安。
李福兆属于香江西大家族之一的李佩材家族,其影响力与地位远超陈家与周家。
他的退出,无疑从侧面证明了周锡年所领导的商会己陷入困境。
如今,所有人都觉得周锡年己无法庇护众人。
青山集团,徐晋阳的办公室。
“欢迎李福兆先生的到来!”徐晋阳与李福兆握手,“我代表同舟共济互助会欢迎您!”
李福兆亦谦逊地与徐晋阳握手:“加入互助会是我的荣幸,也多亏林先生为商人提供机会。”
“李先生,您太客气了。”
徐晋阳不疾不徐地说:“互助会的目标是让生意更易做,让我们共同致富。
只要愿意加入并共同努力,我们都欢迎。”
两人寒暄一番。
徐晋阳仔细观察着李福兆,听说这家伙六岁就懂得投资股市,若真是如此,那他的聪明才智恐怕还在自己之上。
不过,徐晋阳猜测,那时的李福兆大概也就只是明白股票的基本概念罢了。
李福兆大学毕业后前往 ** 深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格。
如今,李福兆刚完成学业返回 ** 。
在 ** 金融界,他也算得上是风云人物。
当下, ** 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华资力量逐渐壮大,许多华商希望借助上市融资以扩大规模,但对华人而言,这并非易事。
因为大多数上市申请都被当时由西方机构掌控的 ** 证券交易所拒绝,尽管并非完全如此——假如徐晋阳提出申请,这家交易所还是会接纳的。
然而,这对徐晋阳来说并无实际价值,毕竟他并不缺钱。
徐晋阳无意上市,但其他商人却有此打算,即便没有合适的契机,李福兆还是抓住机会,创立了远东证券交易所。
随后,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于1972年11月在此交易所成功上市,为李嘉诚带来了可观收益。
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远东交易所在全港西家交易所中成交量最大,日均交易额达数十亿港币。
最终,李福兆迫使西大交易所合并成立 ** 交易所(港交所),而他自己则担任首任主席。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手腕的人。
两人互相握手。
李福兆也在打量着徐晋阳,尽管徐晋阳属于西大家族之一,但他深知西大家族也仅止于此。
徐晋阳的实力显而易见,称他为华人中的翘楚并无争议。
而且……
李福兆如今怀揣着创建华人专属交易所的计划,深知与徐晋阳维系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徐晋阳若肯相助,他的诸多构想定能付诸实践。
前世时,徐晋阳虽曾与李福兆有过一面之缘,在一场宴会上,只是那时的他己经垂垂老矣,昔日的雄心壮志早己消磨殆尽。
如今的李福兆却依然斗志昂扬,但他尚无建立交易所的具体提议,他对徐晋阳的态度及立场仍不明朗,所有念头都深藏心底,只待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李福兆加入同舟共济互助会对三大世家的冲击堪称毁灭性。
西大世家之一的利希慎家族己被徐晋阳压制,李佩材家族投靠互助会,而何东家族偏居赌城,仅剩罗文锦家族勉强撑起门面。
如今又有谁能真正重视这三家?
三大世商家会的地位己然名存实亡。
李福兆的加入使同舟共济互助会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而三大世家则逐渐陷入困境。
其中尤以陈继祖处境最为艰难,他左右为难。
登报道歉后,本以为徐晋阳会罢手,谁知徐晋阳并无此意,依旧我行我素,且势头愈发猛烈。
周锡年和罗德成对陈继祖亦是不屑一顾,原本陈家实力就不及他们两家,如今更是两头落空。
此刻,周锡年焦虑万分。
他察觉到,徐晋阳这个人实在难以应对,如同狗咬刺猬般棘手,令人生出咬牙切齿的恨意。
然而当下,徐晋阳完全没有闲心去理会那三大家族的事宜。
近段时间,他又从法国引进了一整套化肥生产设备,这是国内急需且渴望徐晋阳设法弄来的设备,可实现年产量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
这套设备完全是以商业形式运入,负责运送的是包玉刚,莫妮卡也费尽周折打通了无数关节,才与英国方面达成协议。
这其中,上上下下不知有多少人正在瓜分这份利益。
为此,国内特意准备了大量黄金,这些黄金被徐晋阳存放在青山银行,他则通过港币换算成英镑进行支付。
如今的徐晋阳确实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
一方面靠仿制药赚钱,另一方面又因全球流行的石英表专利版权授权获利颇丰。
徐晋阳特地选了个合适的时间,随同包玉刚一起检查这批设备。
如果可行的话,至少能让国内粮食大幅增产。
能否解决温饱问题,除了土地需求外,化肥同样至关重要。
国内与“老大哥”决裂后,工业化进程一度受阻,急需这类大型工业设备,而徐晋阳的存在好比贸易的一根纽带,能多拿一点便多争取一些。
这段时间,徐晋阳也没少贿赂英国议员。
这批设备名义上是从法国进口,但实际上是以废铁的价格卖给了他,尽管价格略高,但只要有人愿意出钱,他们就敢往外卖。
这批设备根本没有在香江逗留,一经转手即被运往大陆。
除了设备本身,还有数量庞大的说明书。
徐晋阳的胆识愈发见长,再次从英国人手中购入一批来自大洋彼岸的化工装置,预计可年产乙烯三十万吨、高压聚乙烯十八万吨、聚丙烯八万吨。
此类全套引进之举,若能成功实施,必将极大推动国内工业化的步伐。
包玉刚对徐晋阳的胆量深感钦佩,然而更令他惊讶的是,这些欧美商家竟然毫无顾忌地出售这些设备。
接触多了之后,他也明白,这些商人不可能不清楚徐晋阳将这批设备运往何处。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选择出售。
而徐晋阳同样知晓对方明白设备的去向,却仍与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