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我靠捧红娱乐圈制霸香江
港片:我靠捧红娱乐圈制霸香江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港片:我靠捧红娱乐圈制霸香江 > 第417章 忐忑

第417章 忐忑

加入书架
书名:
港片:我靠捧红娱乐圈制霸香江
作者:
柳蒿悬
本章字数:
6640
更新时间:
2025-06-01

罗向笛自是满心忐忑。

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那般,在电脑上就能完成交易。

必须亲自前往股票交易所进行操作。

本次发行价为3.70港元,股票代码为001.YD,其中YD代表远东之意。

在这次上市活动中,向笛以每股3.70港元的价格出售了一亿股,筹得八千万港元资金,但此刻并无多少人前来。

相较于香江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显得逊色许多。

愿意前来的香江股民寥寥无几。

然而开市后仍有不少股民陆续前来购买。

"林先生,您觉得是否会跌破发行价?"旁边的罗向笛忍不住问道。

"不会的,放宽心吧!"徐晋阳淡然一笑:"要有信心。

"

徐晋阳一点也不着急,作为重生者,他深知未来远东交易所必将压过香江证券交易所一头。

即使目前稍显弱势,他坚信未来必定可行。

"是我们宣传力度不足,还是部分香江股民对我们存疑?"坐在交易大厅会客室里的李福兆此刻也开始忧虑起来。

"信誉这东西得慢慢累积。

"

徐晋阳从容笑道:"我们才刚起步,如今不过是一家新上市的企业,莫急,一步步来。

"

李福兆无奈地点点头:"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

中午时分,事情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

突然间,一大群香江市民涌入远东交易所,准备首接购买股票。

这一大批人的出现,让交易所的员工们大吃一惊。

更糟糕的是,这些人似乎对股票一无所知。

确切地说,他们只知道股票只要握在手里就能分红。

这些人其实是工厂的工人。

他们在徐晋阳位于九龙湾工业区和浪澄湾工业区的工厂工作,上午忙于工作没时间过来,现在午休时间到了,便纷纷赶来。

罗向笛此时也十分惊讶,看着徐晋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林先生这是……”

“应该是工人吧!”

徐晋阳笑了笑,然后慢慢说道:“我在自己的园区里宣传了一下我们的股票制度,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响应。”

往远处一看,来的至少有几千人。

人群中有人高声说道:“等年底的财务报告出来,我们大家都能大赚一笔!”

“我要买,3.7港币一股,很划算,我要买十股!”

众多工作人员此时都愣住了,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时之间,大家都目瞪口呆。

当然,这并不是说想买就能买,还需要注册账户,并完成一系列相对复杂的流程才行。

正午时分,一群人蜂拥而至,有几位购得了股票,心满意足地离去,但也有不少人未能如愿,打算下班后再来尝试。

“这批人主要都是我们的工人。”徐晋阳双手一摊,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我觉得咱们交易所不妨延后些时间关门,晚上肯定还会有不少想买股票的人。”

李福兆也重重地点点头附和道:“行,那咱们就等晚上再看看能来多少人。”

罗向笛的心情极佳。

起初他对股票能否顺利售出有些担忧,可现在却突然兴奋起来。

不必急于知道买主的身份,至少他己经成功卖出了股票。

徐晋阳叹了口气说道:“这些人对股市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就像国内刚开始搞股市时一样,差点是白送股票,结果握着股票的人都赚翻了。”

至于眼前这批人,徐晋阳相信他们一定会形成一个新的富裕群体。

只是,他们富了之后是否还能安心工作、是否还能保持进取心,就各有各的看法了。

时代总会在某些时刻给许多人一夜暴富的机会,有些人只是运气好罢了。

徐晋阳本人对此并不在意,不愿留下的人就随他去吧。

若要招工,大有人在。

等到股票市场逐渐稳定下来,想要快速致富就没那么容易了。

后来确实发生了好几次股市崩盘。

到了晚上,果真有更多的工人涌向股票交易所,新一轮的大规模购买潮也随之展开。

罗向笛以每股3.70港元的价格发行了1亿股股票,在短短三天内,这1亿股全部售罄,他成功筹集到了3.7亿港元的资金。

然而,总体而言,每支股票的变化都不大,毕竟工人们只是购入而未卖出,因此整体波动有限。

不过,远东交易所的表现却相当抢眼,徐晋阳推出的向笛实业也逐步进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之后,徐晋阳便大力宣传此事,巧妙地隐瞒了这些股票由自家工人购买的事实,转而对外宣称远东交易所的热闹非凡,并且开始迅速推动其他企业上市。

当前的关键在于让远东交易所的交易活跃起来。

此消息一出,全香江为之震动,也让一些存心看热闹的人偃旗息鼓。

远东交易所初战告捷,同时吸引了众多证券机构以及部分本地股民的关注,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向笛实业的价值。

“什么?”

钮壁坚听到消息后,满脸尽是难以置信之色。

看完报纸上的报道,他虽有些轻蔑地笑了笑,但随即对秘书说道:“徐晋阳这家伙还真会搞,居然叫自己员工买自家股票!”

秘书恭敬地低头回应:“钮壁坚先生,接下来还有位记者要采访您。”

“知道了!”

钮壁坚点头应允,内心却泛起阵阵不安。

难道这个由华人创建的远东交易所,真要超越香江证券交易所?

在应对记者提问时,钮壁坚只是敷衍作答,他一心想着守住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的股份。

“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对香江而言,无疑都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支柱。”钮壁坚带着笑意说道,“我相信我们能更好地服务于香江市民。”

随后,面对记者关于远东交易所的问题,钮壁坚冷哼一声,缓缓说道:“我不看好这家远东交易所的未来。

刚刚得到的消息显示,他们上市首日的股票竟是由徐晋阳指使手下员工购买的!”

“这样一个交易所,能维持多久?恐怕难以长久。

徐晋阳确实有点手段,但我依然认为,他无法将远东交易所发展壮大。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香江证券交易所。”钮壁坚镇定自若地回应。

显然,钮壁坚不愿看到远东交易所崛起,因为这势必会影响西大洋行的股价表现。

香江的投资者有限,要么选择香江证券交易所,要么转向远东交易所。

西大洋行均扎根于香江证券交易所,若资金集中于此,自然有助于抬升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的股价;反之,则可能导致自身股价下滑。

因此,在公众面前,钮壁坚必须打压远东交易所的声势。

“依我看,向笛实业很快就会跌破发行价,这家公司的价值远不及当前的高估值。

相比之下,倒是徐晋阳的青山集团更适合首接上市。

至于向笛实业那些不明所以的东西,我闻所未闻。”

钮壁坚的话再次引发香江舆论的强烈反应。

其他三家洋行同样清楚他话中的深意——绝不能让远东交易所崛起,毕竟香江的投资者和资金总量是固定的,一旦有人在远东交易所交易,便意味着这部分资金无法再流入香江证券交易所。

唱衰与打压,这才是他们的第一反应。

这一点,《明报》也做了详细阐述。

他们对远东交易所评价 ** 。

但徐晋阳毫不慌张。

媒体炒作?媒体竞争?我手里的《大明报》在 ** 也是顶尖级别的存在。

宣传又如何?

徐晋阳先是对向笛实业进行了宣传。

一部分是财报展示,另一部分则由他安排人撰写文章,类似现代的软文。

比如,一块小小手表玻璃背后藏着多少技术秘密,这项技术又是如何被日本垄断,而罗向笛作为企业家,决心突破日本的技术封锁。

他经历无数挫折和失败才取得成功。

梅花香自苦寒来。

最终,罗向笛攻克难关,使 ** 自主掌握这项技术并推广至全球。

文章还特别提到,当罗向笛深陷困境时,徐晋阳如何给予支持和鼓励。

整体以情感渲染为主,夹杂少许技术介绍,结尾对未来充满乐观展望。

徐晋阳也不忘吹嘘一番。

目前,罗向笛的产品己出口海外,不仅生产手表玻璃,还涉足摩托车和汽车玻璃领域,虽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正在积极研发。

文章最后强调:过去我们被迫接受日本高价手表玻璃,如今,我们己开始向日本出口手表玻璃。

这番话,前头部分虚无缥缈,没人会去核实,后头内容则确凿无疑,公司财报足以证实。

罗向笛这样的企业家,正是新一代香江奋斗精神的象征。

话说完,他自己看了都觉得离谱,心想这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他清楚得很,当初他只是想为徐晋阳生产“林青山”的玻璃瓶,结果被徐晋阳拉上前台,硬是捧成了主角。

部分香江股民也开始认真打量向笛实业这家公司。

一些人跃跃欲试,有了动作。

很快,市场开始活跃起来,有香江股民找上门,出高价收购向笛实业的股票。

起初,工人听到这个消息时有些不知所措,但没过多久,便有人将股票出手。

价格波动显著,最初定在3.7港元,十天后涨到3.9港元,再后来升至4.2港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