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林羽的考察报告呈上朝堂,一场围绕变法调整的激烈论争就此展开。神宗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神色凝重。变法派与反对派分立两旁,气氛剑拔弩张。
王安石率先站出,手持林羽的报告,朗声道:“陛下,林羽此次深入民间,察得诸多实情。变法推行至今,虽遇阻碍,但并非变法本身有误,实乃执行之偏差。如今依此报告所提,做出调整,必能使变法重回正轨,望陛下明鉴。”
反对派的一位老臣冷哼一声,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变法自推行以来,乱象丛生,民怨沸腾。此皆因变法违背祖制,扰乱朝纲。即便做出些许调整,亦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恳请陛下三思,尽早终止变法,以安民心。”
林羽见状,赶忙出列,躬身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变法旨在富国强兵,此乃大宋百年大计。此次微臣走访多地,深知变法在基层确有执行不当之处,但不能因噎废食。比如青苗法,其本意是救百姓于危难,只是部分官吏曲解圣意,才导致百姓误解。若按微臣所提建议,加强监管,规范流程,必能还青苗法之初心,让百姓真正受益。”
另一位反对派官员反驳道:“林羽,你不过是纸上谈兵。即便加强监管,又如何保证地方官吏能切实执行?且市易法限制商业,使经济萧条,己非一日之寒,岂是简单调整所能解决?”
林羽镇定自若,回应道:“大人此言差矣。市易法虽在实施中对商业有所影响,但并非不可挽回。只要适度放宽对中小商人的限制,发挥市场自身活力,同时官府做好调控,定能平衡各方利益。至于官吏执行问题,我们可完善考核机制,赏罚分明,激励官吏积极正确地推行变法。”
朝堂上,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变法派以林羽的考察实情为依据,力陈变法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反对派则抓住变法过程中的问题,坚持认为变法应全盘废止。
神宗皇帝听着双方的激烈辩论,陷入沉思。良久,他缓缓开口道:“朕推行变法,初衷是为了大宋江山社稷,为了百姓富足安康。如今看来,变法之路虽艰难,但不能轻易放弃。林羽所提建议,朕以为可试行之。王安石,你负责牵头,按照报告内容,制定具体的调整方案,务必谨慎行事,密切关注民间动向。”
王安石领命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反对派见神宗皇帝心意己决,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暂时作罢。
会后,林羽与王安石等变法派官员迅速投入到制定调整方案的工作中。他们日夜商讨,结合林羽的考察成果,对各项变法政策进行细致入微的修改。针对青苗法,明确了贷款自愿原则,详细规定了贷款额度、期限和利息上限,并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地方官吏执行情况。对于市易法,放宽了中小商人的经营限制,简化商业审批流程,同时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防止富商哄抬物价。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林羽还提议增加对变法受益百姓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变法带来的实际好处。他说:“相公,百姓的支持是变法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仅要解决变法中的问题,还要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变法的益处,如此才能赢得民心,稳固变法根基。”
王安石深以为然,点头道:“林羽,你想得周全。此次变法调整,关乎大宋未来,我们务必全力以赴。”
经过数天的努力,变法调整方案终于拟定完成。林羽深知,这只是变法征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未来还会面临诸多挑战。但他坚信,只要秉持着为国家、为百姓的初心,变法必将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富国强兵的宏伟目标。而他自己,也将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变法之路上,为大宋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