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适合国人体质的现代职场宝典。
在书里,大太监杨金水曾经说过一句话,被很多人奉为经典:
“有些事不上秤没西两重,上了秤一千斤打不住。”
就这么短短一句话,就把职场人装糊涂的智慧说了个透彻。
要说职场上什么人最聪明,我觉得肯定是那些会装糊涂的人。
因为装糊涂从来都不只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智慧,关键时候甚至还能救命,
聪明的职场人,也都知道什么时候该装糊涂。
一、做局,就得装糊涂
什么叫做局?就是憋着阴谋诡计准备收拾人。
职场就是利益场,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就是你死我活,你不做局收拾别人,别人就做局收拾你,你可以不做局,但不能不会做局。
做局时不能让人知道你心里憋着坏,所以你得让那个被收拾的人看不出,猜不透,认不清,就得迷惑对方。
怎么迷惑对方?就得装糊涂。
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了解,装到对方看不出你憋着坏,这个局就成了。
做局的人不能入局,所以得装作跟自己无关,不留把柄给对方,就算是对方察觉了,也拿你没什么办法。
要说书里做局装糊涂装得最好的,当然还是我们在一开始提到的大太监杨金水。
为了推行改稻为桑,严世蕃指使浙江布政使郑泌昌和按察使何茂才毁堤淹田。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也要周知宫里的人,而杨金水就是宫里在浙江地面上的话事人。
而且最关键的是为了保证毁堤淹田不被捅出去,就要报一个河堤失修,而负责修建河堤的正是杨金水的干儿子李玄。
所以在这个局里,作为背锅侠的李玄必须死。
当毫不知情的李玄找到杨金水时,杨金水怎么做的?
当然是装糊涂,虽然这事杨金水心里门儿清,但做局人杨金水怎么可能亲身入局,所以就通过装糊涂的方式把李玄给绕了进去。
李玄好不容易把气调匀了些,语调满是惊慌:“九个县,九个大堰口,都、都裂了…….有人….有人毁堤,这是要害儿子,害干爹….”
“谁毁堤了?谁要害你了?”杨金水的声调,出乎李玄意外的平静。
李玄一愣,紧接着说道:“整个堤,九个大堰口都是儿子去年监管修建的,固若金汤一般,不可能,不可能会决口,可现在每个堰口都决了口…”
杨金水:“天底下哪儿有金汤一般的河堤?哪儿有金汤一般的堰口?”
李玄更愣住了,懵在那里,怔怔地望着杨金水。
听听,不愧是宫里出来的人,杨金水这套说辞明里暗里就把自己撇了一个干净,还把责任都推到了李玄身上。
什么是装糊涂?这就是装糊涂。
非但没有给对方留下把柄,还让对方背了锅,自己坐享其成。
所以,如果选择做局,那就必须要装糊涂,一是为了掩饰自己,不让对方察觉,二是为了不给对方制造反扑的把柄与证据。
二、入局,也要装糊涂
做局,要装糊涂,入局,更要装糊涂。
既然你可以给别人做局,就难免别人也给你做局,看不透也就认了,一旦看透,千万别点破。
只有看破不说破,持续装糊涂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毁堤淹田发生后,郑泌昌,何茂才想按计划上报个河堤失修,但由谁来写这个奏报就有讲究了。
一省之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由当地最高行政长官胡宗宪上报自然最合适不过。
但是毁堤淹田这事本来就是瞒着胡宗宪干的,而且在事发之后不久,胡宗宪就猜到了原因,并且从杭州知府马宁远处得到了确认。
所以看上去这就是郑泌昌与何茂才为胡宗宪做的一个局,但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胡宗宪聪明绝顶竟然识破了这个局。
但胡宗宪却没有声张,更没有摊牌,而是选择了装糊涂。
何茂才轻咳了一声,说道:“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
胡宗宪还是闭着眼坐在那里,没有接言。
郑泌昌不得不说话了:“属下听说这个事以后,立刻去了义仓,统算了一下,不足三万石粮。受灾的百姓有西十万之多,全赈了,也就够他们吃上十天半月。当务之急是买粮,可藩库里的存银也不够了。我们得立刻给朝廷上奏疏报灾情,请朝廷拨粮赈灾。”
“拨什么粮?报什么灾?”胡宗宪还是闭着眼睛。
何茂才:“自然是报天灾......”
“是天灾吗?”胡宗宪这时睁开了眼,目光盯向郑泌昌和何茂才。
胡宗宪为什么装糊涂呢?
因为己经看透了对方的局,那对手在自己面前就相当于是明牌,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随机应变也好,将计就计也好,都是自己说了算。
如果看透对方设的局之后选择与对方摊牌,反而才是真正的愚蠢。
因为这么做非但会失去来之不易的主动性,还会让对方有所警惕。
我们常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人家既然能给你做一个局,后面就能做更多的局,一旦跟对方撕破脸皮,那后续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局等着你。
所以一旦入局,并且己经看透对方的意图,摊牌其实不如装糊涂。
三、骑虎难下,还是得装糊涂
浙江发生了毁堤淹田这么大的事,朝廷不采取行动是不可能的,愤怒的嘉靖为了搞清真相,便把胡宗宪,杨金水等人薅到了京城。
其实在正式接见胡宗宪之前,嘉靖就己经通过杨金水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嘉靖仍然按照计划见了胡宗宪。
不但见了胡宗宪,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清楚。
那嘉靖为什么要采取装糊涂的策略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严世蕃作为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嘉靖并不准备处理他。
嘉靖很清楚,严世蕃之所以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目的还是为了推行改稻为桑。
虽说严世蕃是想借此贪一笔,但嘉靖也需要借助改稻为桑为国库筹款,严党与嘉靖在推行改稻为桑这件事情上目标是一致的。
如果嘉靖摊牌掀桌子,非但改稻为桑的国策推行不下去,甚至还有可能动摇朝局,此时的嘉靖其实是一种骑虎难下的状态。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嘉靖选择了装糊涂。
虽然知道事情真相,但却认可了河堤失修的借口放了严党一马,也保证了改稻为桑的国策继续推行。
所谓的骑虎难下,其实就是无论怎么做都是错,成本大于收益,那就不如不做,这时的装糊涂说到底就是一种事缓则圆的智慧。
有时候有些事不一定需要立刻处理,装糊涂放一放反而能让事情冷却下来,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
有人说,装糊涂就是不负责,就是明哲保身。
这句话说的没错。
但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你首先应该对你自己负责。
尤其是在职场这个利益场上,想对别人负责,得先保得住自己,要是连自己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对别人负责,对团队负责。
所以不要鄙视装糊涂,有时装糊涂真的可以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