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轩辕静姝那么一说。
赵长松是百口莫辩。
关于那瓶的来历,他是有苦难言。
但,此时再不讲出实情,他是怕真得没有机会讲了。
于是就将事情娓娓道来。
...
承平元年初。
赵长松对江湖世界极其向往,于是便离开凉州游历天下。
在他的认知里,既然要离家出走,肯定不能带随从,要自己一个人。
而且,江湖处处都是危险。
定是少不了疗伤丹药一类。
本从家里拿了一些,结果在游历江湖途中,被几名邪修异士劫掠一空。
当时的赵长松不过筑基境,身旁又无随从护驾,自是不敢招惹那几名邪修。
后来,他干脆就在某座城中的路边商贩那里,购买一些能够疗伤的丹药。
那商贩说,这些药,想他所想。
他想的是啥?不就是疗伤的丹药?
于是乎,就从路边商贩那里将丹药买来。
原本身上的财物,是被洗劫一空的。
但是,却在进城的途中,无意间捡到一个钱袋子。
后来,他被邪修盯上,命悬一线之际,幸得被轩辕静姝所救。
她救了他,他自然也要救她。
于是就慷慨解囊的,将那他以为是疗伤丹药,其实是的瓶子递给她。
后来,轩辕静姝用自身修为压制了那,下意识认定,赵长松就是故意下药要轻薄他。
快意恩仇的轩辕静姝当然要杀了他。
幸而被一首在暗中保护他的凉王府护卫救下。
也是从那时起,赵长松才明白,为何在自身被劫掠一空后,会好运爆棚到,在路边捡到银子。
回到凉王府以后,赵长松质问凉王赵崇仁,竟然一首在派人暗中保护自己。
那么当自己遇到邪修的时候,派来的人为何不出手?
这么一问,才清楚。
赵崇仁既想赵长松这个世子体会到江湖险恶,又不愿他真的受苦。
至于那卖的商贩,完全就是意外,与凉王府无关。
如此,他与轩辕静姝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赵长松有意向她解释清楚,便再次出了凉州去寻她。
以凉王府的实力,打探到轩辕静姝的下落并不难。
可由此一来,轩辕静姝却认为,是赵长松对她贼心不死。
渐渐地,二人展开了一段相爱相杀的旅程。
嗯...
赵长松爱上了轩辕静姝。
而后者,想要杀他。
...
听到这里。
站在一旁的张道之忽然打趣道:
“你们二人的经历都能够写成一部话本了,既然是误会,讲开了便是。”
轩辕静姝瞪了赵长松一眼,“谁知他说的话是真是假?”
后者愁眉苦脸道:“轩辕姑娘,千真万确,在下对您只有爱慕之情,绝无丝毫轻薄之意啊。”
轩辕静姝咬牙切齿,“呸!登徒子,再敢乱说,撕了你的嘴!”
她的性子,一向如此,刚烈、暴躁,敢爱敢恨。
江湖侠客应该有的飒爽豪气,她都有。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年轻,容易浮躁。
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一个女子,怎么可能爱上刚一见面,就喂自己吃的男子?
在赵长松坚持不懈的死缠烂打之下,让轩辕静姝成功的厌上了他。
赵长歌懒得过问赵长松一事,她跟随张道之来此,是有要事要见江宗主,
“静姝,你们的事情,今后再议。”
“不知宗主今日可在门内?”
闻言,轩辕静姝摇了摇头,“前些时日说是有要紧事走一遭西域,起初我还以为是师尊要助阵你等,怎么?没有和你们碰面吗?”
张道之率领道门弟子西出玉门灭佛一事,早己被天下人知晓。
赵长歌一愣,随即将目光看向张道之,像是在说,难道与江砚雪错过了?
张道之思虑片刻,摇头道:“想来应该是有其他事。”
轩辕静姝忙将二人请到宗门内,
“张天师,赵师姐,你们若是有急事要见我师尊,不如就暂在宗门内小住几日?没准我师尊这两日就会回来。”
张道之点了点头,“好。”
他来此的目的,是为了‘生气’。
此气依附昆仑龙脉。
昆仑剑宗坐镇昆仑墟。
张道之想要取部分生气为己用,自是要与江砚雪打个招呼。
多等几日倒也无妨。
随着几人踏进剑宗山门。
赵长松也是紧随其后,只是,他的一只脚刚踏进山门处,就被轩辕静姝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我昆仑剑宗,不欢迎朝廷中人来此。”
嗯?
赵长松一脸不悦的看向赵长歌,
“我堂姐也是皇室中人,她也与朝廷有关,她能进我不能进?”
说着,又向自己的堂姐哀求道:
“堂姐,看在您幼时百般摧残我的份上,能让弟进去吗?”
赵长歌摇了摇头,“静姝,你看着办。”
轩辕静姝本想让赵长松滚出玉虚峰。
就在这时。
有一看模样年长些的女子飘然落于此地。
而后,脚下长剑竟是离奇缩小,缓缓落于她的手中。
动作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江宗主。”
“师尊。”
“...”
见到来人,张道之、赵长歌与几名剑宗弟子,当即上前打起招呼。
江砚雪一一点头示意,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张道之身上,像是颇为熟络一般,打趣道:
“什么风把你这位天师吹来了?”
张道之笑呵呵道:“江宗主风姿依旧,我若不认识您,还以为是天上玄女落下凡尘。”
江砚雪没好气儿的瞪了他一眼,“还像幼年时那般牙尖嘴利,我可是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
张道之被看穿心事,尴尬一笑,“确有一事...”
江砚雪见他有难言之隐,当即开口道:
“这里不是谈事的地方,你还不曾来过昆仑剑宗,不妨在这儿小住几日,有什么事,慢慢说,不着急。”
张道之与天下异士宗门的一些老家伙都特别熟络。
原因是某一年,老天师张先邀请诸多异士界里的前辈共赴龙虎山。
而后,竟是让他们,在张道之面前一展诸家武学之长。
那些老家伙们不仅没有吝啬,反而事无巨细的,向张道之详细的说明了各门各派的武学精要。
像是要在张道之的身上留下一份传承。
在此期间,江砚雪与年幼时的张道之,便就颇为熟络起来。
当时教导张道之修行的,不仅有昆仑剑宗,甚至还有武当、全真。
不过,这两家门派,并未教给张道之任何武学术法。
而是将他们对于‘道’的理解教给了他。
这更为难能可贵。
此后。
张道之便被一些长者们称赞为‘古往今来,精通三千道藏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