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美穗沉默了很久,久到仿佛要把这沉重的寂静吸进肺里。
她才慢慢地、有些僵硬地抬起头。
她眼中还带着未干的泪痕和一丝红肿,但那份笼罩着她的、溺水般的茫然无措似乎被冲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尝试性的、小心翼翼的坚定,像黑暗中摸索到的一根细弱藤蔓。
她的目光越过还在各自思绪中沉浮的雪之下和由比滨,首接落在白玉身上。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沙哑,却透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激:
“我……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谢谢你们……真的谢谢大家……特别是,”她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勇气,“谢谢空条同学。”
她再次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给自己灌注力量:“我……我想试试看,给理惠……也给我自己,一点点空间。”
她顿了顿,似乎在笨拙地组织语言,寻找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突破口。
“也许……也许写张纸条会是个开始?不打电话,不发信息,就……写张纸条?”
“不要求她立刻回应,也不写太多质问或者道歉……只是……表达一下我的想法,还有……希望我们都冷静一下的意思?”
她的语气带着强烈的不确定和寻求肯定的渴望,目光扫过三位少女。
雪之下雪乃轻轻呼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翻腾的、关于“真物”与“守望”激烈碰撞后留下的硝烟暂时压下。
她看向小泉美穗,努力恢复了侍奉部部长的冷静自持。
但那双藏青色的眼眸深处,惯有的审视锐利被一种更深的理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所软化。
白玉的理论,让她看到“行动”本身也需要被“距离”所审视,需要考量对方的接受度。
“嗯,行动是打破僵局的第一步。” 她的声音平稳,带着一种理性的力量,这力量此刻也像是对她自己迷茫心绪的一种支撑。
“无论选择沟通还是暂时给予空间,遵从你自己此刻的心意,并准备好接受对方的回应,无论那是什么。”
她的话既是对小泉美穗切实可行的建议,也像是对自己内心仍在角力的两种理念纯粹真物 vs 守望现实的某种注脚——行动需要方向,也需要边界。
“嗯!加油美穗同学!你一定可以的!” 由比滨结衣立刻又元气满满地打气,暂时从自己纠结的友情哲学中跳脱出来。
虽然她粉色团子头下的眉头依旧微皱着,小脑袋里还在努力消化“守望距离”带来的巨大冲击。
试图将小空那套“礼尚往来”、“舒适距离”的相处模式与自己信奉的黏糊糊、热乎乎的友情观进行艰难的调和。
但帮助他人、传递温暖的热情是她永远不会熄灭的本能火焰。
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白玉,那个在冷白灯光下重新打开书本、安静阅读的侧影,带着一种由沉重过往淬炼出的、旁人难以企及的平静,仿佛刚才那番深刻的剖白从未发生。
也许,对小空来说,这样“点到为止”的帮助,这种不施加情感压力的支持,才是最让他感到舒适、不会想要逃离的方式?
这个念头让她心中那点因为距离感而产生的别扭和失落,稍稍释然了一些。
帮助人,也要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这才是真正的体贴吧?
式守也用力点头,蓝色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行动派的肯定和鼓励:“对!鼓起勇气去做吧!行动最有效了!光是坐在这里想,什么都不会改变!”
她的目光也落在白玉身上,带着一种新领悟的笃定。
她明白了,靠近他,需要理解并尊重那份他用整个童年和少年时光划下的、名为“守望”的边界。
该出手相助时就毫无犹豫地出手,雷霆万钧;该收手、给予空间时就干净利落地收手,绝不拖沓。
进退有据,尊重彼此,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和帅气!
这个认知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方向感。
小泉美穗看着眼前三位风格迥异却都给予了她坚定支持的少女。
冷静的雪之下、温暖的由比滨、充满干劲的式守。
又看了一眼那个重新沉入书页世界、仿佛为她的启程提供了某种无声背景的白玉。
心中那份尝试的勇气似乎又凝结、壮大了几分。
她站起身,对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带着哽咽,却比来时多了一丝力量:“谢谢大家,真的……非常感谢。”
“我……我先走了。” 她拿起书包,转身走向门口。
她的背影虽然依旧带着一丝长久压抑后的沉重,但步伐却比来时轻快了一些。
仿佛卸下了一部分无形的、名为“绝望”的枷锁。
虽然前路未知,但至少,手中抓住了一丝微弱的、名为“尝试”的希望之光。
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的走廊,也带走了室内一部分凝滞的空气。
看着小泉美穗带着一丝微弱的希望离开,侍奉部活动室里的气氛却并未因此变得轻松活跃。
夕阳的彻底离去仿佛带走了空间里最后一点天然的暖色调。
只剩下头顶日光灯管倾泻而下的冷白光线,均匀地、毫无感情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
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也放大了空气中弥漫的无声思虑和心灵震荡后的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