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有些不解,他知道自己父皇是个工作狂,为什么今天这么反常的要出去呢?
“父皇,这是要去哪位叔叔伯伯家里?”
他还以为是要去那些大将军家里拜访,一般也只会去他们家。
朱元璋嘿嘿笑道:“带你去个稀奇的地方,先去天德家,把天德一起叫上!”
两人坐上马车,摇摇晃晃的来到了,魏国公府。
朱元璋不喜欢那些麻烦的仪仗,所以他出行就带了一个人赶马车。
这个人相信大家也熟悉,大明第一位锦衣卫指挥使毛镶,不过现在还不是锦衣卫,叫飞熊卫。
这家伙身高一米八左右,体格最少在两百斤,看起来又高又壮的。
魏国公府的下人很显然是认识这位的,立马过来迎接。
毛骧道:“陛下在里面,去让魏国公过来迎驾!”
朱元璋这个时候就己经走出来了:“二虎!不用这样!走吧。”
毛骧立马躬身行礼,让朱元璋和朱标走前面,自己在后面跟着。
下人早就跑去报信了,所以他们在半路上就撞见了。
“陛下,你这过来也不打声招呼,这打的臣都有些措手不及了!”
几人哈哈大笑起来,这里就两个人,一个徐达,一个蓝玉,蓝玉过来,也是和徐达商量怎么给将士分配功劳的问题。
两人行礼算是拜见过朱元璋了。
朱元璋捋着胡须笑道:“这次咱可不是来找你们的,你们说的那个店家,咱打听到了,这次就是和你们一起去找那个店家的。”
徐达和蓝玉互相看了一眼。
蓝玉行礼道:“陛下,那个店家说话有些奇怪,你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朱元璋摆摆手:“不会的,咱又不是那暴脾气的人!走吧!”
刚来魏国公府还没一会儿,两辆马车又向着小超市的方向驶去。
很快几人就来到了这个地方,朱元璋看着这店铺外面的装饰,这也和现在的铺子没什么区别啊,只是名字有些古怪,叫什么“市超花莲”
“天德,这什么店铺,怎么起这么个鬼名字,叫什么市超花莲,好难听的名字!”朱元璋有些嫌弃的点评。
徐达摇了摇头:“陛下,这个名字不是这样念的,里面很多商品也都不是这样念的,那个店家说这字是从左往右念才对。”
朱元璋又念了一遍,这一遍才顺口了点,不过还是很奇怪。
“莲花超市?这是啥意思?”
蓝玉抢答:“陛下,这个店铺是店家父母给他的,他父母外出了,店铺取的是他母亲的名字,叫莲花。”
“至于后面这个超市,他也没说什么意思,大概就是商铺的意思吧。”
几人就这个牌子都研究了半天,最后还是朱标忍不住了。
“父皇,徐叔,蓝舅父,我们进去吧,站在门口这样说话也不好!”
几人点点头,朱元璋率先走进了店铺,几人跟随而入。
毛骧比较紧张,里面这些东西他都没有见过,立马把手放在了刀柄上,时刻准备出击。
朱元璋刚进入店铺,就看到有一个人睡在了道路中间,穿着奇怪的衣服,这个人应该就是那个店家了吧!
走到面前,看着他好像睡着了,呼噜声都打的震天响。
不过他注意到了,这个人脸上盖了一本书,书上写着什么《明朝那些事》。
拿起书本,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朝作为全国性政权灭亡。
朱元璋顿时如遭雷击,噔噔噔的向后退了几步,差点没有跌倒在地。
朱标几人见状立马给他搀扶住:“爹!你没事吧爹!”
吵闹声,也惊醒了正在睡觉的李安,看到来人是老大,立马从躺椅上蹦了起来。
“老大,你怎么来了!”
他好像有点看不清形势,明明现场这些人都在安抚那个中年人,自己却说徐达是老大。
朱元璋把气理顺了,立马拿着书来到了李安面前,拽着他的衣领。
“说!你从那里弄来的这妖书!”
李安被抓着衣领给提了起来,别看这个人是个中年人,力气倒是大的出奇!
“咳咳…你放我下来…咳咳…”他被憋的有点喘不过气了。
徐达也是发现了这个情况:“陛下,还请您松手,他有些喘不过气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才松开手,李安首接跌坐在了地上,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
喘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我说这位大叔,你这力气也太大了吧!至于你说的这书,随处都可以买的到!”
他揉了揉脖子,这里刚才被他拽的都有些发红了!
朱元璋指着他看到的那句话:“来,你跟咱说说,这里说的明亡于崇祯十七年是怎么回事?”
他的声音很大,周围的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一时间整个店铺落针可闻。
李安奇怪了,这不是事实吗?
“这位大叔,这就是事实啊,明亡于崇祯十七年,这史书上都明明白白的记载清楚了啊!”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忘记了,这些人都不跟外界交流来着。
这就有点像高中学的桃花源记了,里面的人不知有汉。
这个采矿团队,也不知有明,他们不会是什么隐世家族吧?
朱元璋有些不信,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不对!你说的不对!这上面写的也不对!咱没记错的话,咱定下的辈分名字里面不会出现这个朱由检的名字?”
朱标也想到了,他爹为了区分他们以后的辈分,每人都留了二十个字。
他的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这里面根本就没有这个由字!所以这里面说的一定是假的!
李安看着这个有点疯癫的大叔:“大叔,你也是了解一点明史的,不过你可能了解的不是很详细。”
“确实,按照正常的太子的辈分,下面应该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可是,只用了允,明朝第三位皇帝就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