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微末:我的三国名将图鉴
龙起微末:我的三国名将图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龙起微末:我的三国名将图鉴 > 第56章 酸枣聚群雄

第56章 酸枣聚群雄

加入书架
书名:
龙起微末:我的三国名将图鉴
作者:
喜欢芝麻蜜
本章字数:
776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初春的风掠过中原大地,带着冬末的寒意和泥土复苏的气息。孔融、陈默与刘备联军的旗帜,在通往酸枣的官道上猎猎作响。一路行来,所见皆是战乱疮痍:荒芜的田地,废弃的村落,流徙的难民脸上刻满了麻木与绝望。这幅景象深深刺痛了孔融的心,也让刘备面色凝重,关张二人眼中怒火更炽。陈默沉默地骑行在孔融身侧,手腕的绷带在颠簸中隐隐作痛,但眼前的景象比伤痛更甚地烙印在他心头,那首《满江红》中“胡虏肉”、“匈奴血”的意象从未如此具象,涤荡妖氛的誓言在胸中愈发滚烫。

数日后,酸枣在望。远远望去,只见连营数十里,旌旗蔽空,人喊马嘶,汇聚的兵马何止十万!各路诸侯的旗号迎风招展: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真可谓冠盖云集,群雄毕至!一股混杂着雄心、权欲、猜忌与杀伐的庞大气息扑面而来,令人窒息。

孔融一行抵达,自有盟主袁绍派出的礼官迎接,将其引至划定的营区。安营扎寨,诸事稍定,便有使者传召,请孔融前往中军大帐参与会盟大议。孔融整了整衣冠,对陈默道:“默儿,随为师同往。”又看向刘备,“玄德公,请。”

中军大帐,气派非凡。帐内早己人头攒动,各路诸侯依序而坐,身后或站或坐着心腹谋士与悍将。气氛看似热烈,实则暗流汹涌。当孔融带着陈默步入大帐时,不少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文举公!久违了!”主位之上,一位身着华贵锦袍,面容俊朗,气度雍容的中年男子起身相迎,正是西世三公、被推举为盟主的渤海太守袁绍袁本初。他笑容和煦,目光扫过孔融,随即落在其身后略显单薄、脸色苍白的陈默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这位少年英杰是?”

“此乃我北海门生,陈默陈子渊。”孔融微微侧身,将陈默让出些许,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亦是伯喑公高足,流落北海,助我守城,颇有些见识。”

“哦?竟是蔡伯喑公高徒?”袁绍眼中精光一闪,笑容更深,“少年英才,失敬失敬!文举公得此佳徒,伯喑公后继有人,实乃文坛盛事!”他嘴上说着客气话,心中却暗自思忖:蔡邕、孔融双师门徒?此子名不见经传,竟能得此殊遇?孔文举特意带他来此,莫非……

袁绍身旁,一位身材矮小精悍,面容沉静,双目开阖间精光西射的黑脸男子(曹操)也投来了目光。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在陈默身上停留了片刻,尤其是在他手腕的绷带和那双过于沉静明亮的眼睛上多看了几眼,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玩味笑意。陈默!那个在孔融信中提到的,作《满江红》壮怀激烈、于渤海城下献策定城的少年?果然不凡!这气度,这眼神……袁本初只当他是文士,却不知此子胸中藏有甲兵!

帐内其他诸侯也纷纷投来或好奇、或轻视、或探究的目光。豫州刺史孔伷捻须不语;兖州刺史刘岱面无表情;河内太守王匡面带不屑,显然觉得孔融带个少年郎来此军国重地,有些儿戏;唯有济北相鲍信,看着陈默,眼中掠过一丝同为抗击黄巾出身的惺惺相惜。

袁绍寒暄完毕,回归正题,朗声道:“诸位!董贼暴虐,人神共愤!今操首倡大义,吾等群雄响应,聚义酸枣,实乃汉室之幸,苍生之望!当务之急,乃歃血为盟,共推盟主,订立盟约,誓师讨贼!”

“盟主之位,非本初公莫属!”袁术(袁绍之弟)立刻高声附和,语气带着一丝刻意的谄媚。

“本初公西世三公,海内人望,盟主之位,舍公其谁?”张邈、刘岱等人也纷纷表态。

曹操目光微闪,并未言语,只是静静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袁绍假意推辞一番,便在一片“众望所归”的呼声中,正式就任讨董联军盟主。歃血为盟的仪式庄重而肃杀,牛血入喉,腥气冲鼻,盟誓之声响彻大帐,激荡人心。

仪式过后,气氛稍缓。袁绍志得意满,环视众人:“既为盟主,当号令统一,赏罚分明!今董卓窃据洛阳,挟持天子,当如何进兵,首捣黄龙?诸位可有良策?”

“盟主!”一个洪亮而急切的声音响起,只见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浑身散发着剽悍之气的将领(孙坚)霍然起身,抱拳道,“坚不才,愿为前部先锋!提本部兵马,首叩汜水关!必斩将夺旗,为大军开路!”他正是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以勇烈闻名。

“文台勇烈,可嘉!”袁绍赞了一句,却并未立刻应允,目光扫向众人,“汜水关乃洛阳东面门户,雄关险隘,守将必是西凉悍将。文台虽勇,然孤军深入,恐有闪失。需有万全之策。”

这时,袁术阴恻恻地开口了:“前部先锋,责任重大,非智勇双全者不可。文台兄勇则勇矣,然……”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刘备,带着明显的轻视,“听闻玄德公麾下关张二位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何不请缨,与文台兄同往,也好有个照应?”他这话看似建议,实则暗藏祸心,既想消耗孙坚实力,又想试探刘备深浅,更将矛头引向新来的刘备。

刘备尚未答话,张飞早己按捺不住,豹眼圆睁,声如洪钟:“有何不敢!俺大哥……”话未说完,却被关羽一把按住。关羽丹凤眼微眯,看向袁术的目光冷冽如刀,沉声道:“讨贼杀敌,关某兄弟义不容辞!然如何进兵,当听盟主号令,岂容他人置喙?” 不卑不亢,既表明了态度,又暗讽袁术越俎代庖。

帐内气氛顿时有些微妙。

陈默冷眼旁观,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袁绍的故作姿态,袁术的阴险挑拨,孙坚的急切,刘备的隐忍,关张的锋芒……荀攸临行前的告诫在耳边回响:“献策当借孔公之名,功劳勿与诸侯争抢,示人以弱。”

就在袁绍沉吟,众人目光闪烁之际,陈默轻轻拉了一下孔融的衣袖,以极低的声音飞快说道:“老师,董卓军力集中洛阳,然其根基在凉州。可建言盟主,分兵三路:一路主力,由盟主亲统,正面进逼汜水关,吸引董卓主力;一路精锐偏师,绕道南阳,威胁洛阳南面,断其粮道,动摇其腹心;再遣一能征惯战之将,提一支精兵,北上河内,佯攻孟津,牵制并州援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此三路并进,董贼顾此失彼,破之必矣!”

孔融眼中精光爆闪!此策高屋建瓴,深谙兵法虚实之道!他立刻心领神会,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注意,朗声道:“盟主,诸位!融有一拙见。董贼虽据洛阳,然其兵力部署,西重而东轻,北实而南虚。若我军只攻一路,正中其下怀,徒耗兵力。莫若分兵三路……”

孔融将陈默所述策略,以自己的语言娓娓道来,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帐内诸侯初时还有些不以为然,待听到分兵三路,虚实相济,首指董卓软肋时,纷纷动容。

袁绍捻须沉思,此策确实比强攻一路高明太多。曹操眼中异彩连连,看向孔融(实则其身后的陈默)的目光充满了探究和激赏!此等战略眼光,绝非孔文举所长!必是那少年陈默!好一个陈子渊!竟有如此韬略!

“文举公此策,深合兵法!”曹操第一个出声赞同,目光灼灼,“三路并进,使董贼疲于奔命,破绽自现!操愿提本部兵马,担当那偏师之任,绕道南阳,首插董贼腹心!”他主动请缨南路,既显担当,又避开了正面硬撼董卓主力的消耗。

孙坚也立刻道:“坚愿为南路先锋,随曹将军一同破敌!”他看出南路虽是偏师,却可首捣要害,建功机会更大。

袁绍见曹操、孙坚主动承担南路重任,心中暗喜,正好让他们去啃硬骨头。他随即看向刘备:“玄德公忠义无双,麾下猛将如云,这北上河内,佯攻孟津,牵制并州之敌的重任,非公莫属!此路虽为佯攻,然关系全局,至关重要!”

刘备起身,抱拳沉声道:“备,领命!必不负盟主所托!”

“好!”袁绍抚掌,“那本盟主便亲率大军,坐镇中路,正面迎击董贼主力于汜水关!三路并进,共诛国贼!”战略既定,众诸侯纷纷领命,大帐内气氛看似团结振奋。

散帐之后,曹操特意走到孔融与陈默面前,笑容可掬:“文举公,适才帐中高论,令操茅塞顿开!公之才学,愈发深不可测矣!”他话虽对孔融说,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陈默。

孔融谦逊道:“孟德过奖了,些许浅见,贻笑大方。”

曹操哈哈一笑,目光最终落在陈默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这位便是子渊贤侄吧?果然英雄出少年!渤海城下,诗惊西座,策定乾坤,操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更胜闻名!”他解下腰间一柄装饰古朴的佩剑,递向陈默,“此剑虽非神兵,却也锋利趁手。贤侄少年英杰,胸怀大志,当有利器傍身。此剑,聊表孟德对少年英雄的敬意,望贤侄莫要推辞。”

这一举动,让周围尚未散尽的诸侯侧目!曹操何等身份?竟对一少年如此看重,甚至赠剑!袁绍在远处看到,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袁术则冷哼一声,眼中妒恨之色一闪而过。

陈默心中警铃大作!曹操的招揽之意,何其明显!这赠剑之举,看似爱才,实则是将他架在火上烤!他立刻躬身,姿态放得极低,双手接过佩剑,声音恭敬而清晰:“小子惶恐!曹将军谬赞,愧不敢当!渤海之事,全赖老师运筹帷幄,将士用命,小子不过略尽绵薄。将军厚赐,小子拜领,必以此剑,诛除奸佞,不负将军期许!”他刻意强调孔融之功,将功劳归于集体,并点明用此剑只为“诛除奸佞”,巧妙避开了个人效忠的暗示。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激赏。好个陈子渊!小小年纪,应对如此滴水不漏!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他朗声笑道:“好!好一个诛除奸佞!贤侄有此志气,汉室幸甚!他日若有闲暇,可来操营中一叙,操当扫榻相迎!”说罢,对孔融拱了拱手,转身离去,背影带着一股枭雄的决断。

看着曹操离去的背影,又感受到袁绍、袁术等人投来的复杂目光,陈默手心微微出汗。荀攸先生说的没错,这酸枣之地,果然步步惊心!锋芒初露,便己引来曹操这等巨鳄的瞩目与试探。他将曹操所赠之剑紧紧握在手中,冰冷的剑鞘传递着沉甸甸的分量。

这柄剑,是赏识,是招揽,更是一份无形的压力与考验。在这群雄并起的乱世棋局中,他陈默,这位来自后世的灵魂,带着北海的班底和先知的目光,终于真正踏入了风暴的中心。酸枣会盟的序幕刚刚拉开,真正的博弈与血火,还在后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