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那惊天一刀斩落华雄首级的余威,仍在汜水关前回荡,震得关上守军面无人色,也震得酸枣盟军大帐内一片死寂。当那浑身浴血却傲然挺立的身影,将华雄死不瞑目的头颅掷于帐下,当曹操抚掌大笑,将案上那杯尚带余温的酒递到关羽面前时,整个大帐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酒尚温!关壮士真乃天神也!”曹操的赞叹打破了沉寂,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
短暂的寂静后,是轰然爆发的赞叹与欢呼!
“好!好一个关云长!”
“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神将也!”
“玄德公麾下,藏龙卧虎啊!”
各路诸侯,无论心中作何想法,此刻都不得不为这惊世骇俗的武勇所折服,纷纷向刘备、关羽道贺。袁绍脸上挤出勉强的笑容,心中却五味杂陈,既有联军得胜的喜悦,更有对刘备兄弟锋芒毕露的忌惮。袁术则脸色铁青,看着关羽被众星捧月,看着刘备不卑不亢地接受恭贺,再想到自己折损的俞涉,妒火几乎烧穿胸膛。
曹操的目光,却并未在关羽身上停留太久。他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越过喧闹的人群,再次精准地落在了孔融身后的陈默身上。这一次,那目光不再是单纯的欣赏或试探,而是带着一种近乎灼热的、发现稀世珍宝般的占有欲!
北海荀攸运筹帷幄,落鹰涧犁庭扫穴,斩首西千余级,荡平匪患!
渤海陈默献计定城,激吕布单骑退敌,诗明志,策定盟军三路进兵之略!
如今,又是他借孔融之口,献上这“骄兵诱敌,重弩伏杀”的妙计,为关羽阵斩华雄铺平了道路!
环环相扣,算无遗策!此子之智,己非少年英才可以形容,简首是妖孽!更可怕的是,他竟能将吕布那等绝世凶器、荀攸那等顶尖谋士尽收麾下,令其俯首听命!这驾驭人杰的手段,这深不可测的潜力……曹操的心,第一次为一个并非自己麾下的人,感到了强烈的悸动与渴望!此子若不能为己所用,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陈默敏锐地捕捉到了曹操那毫不掩饰的灼热目光,心中警铃大作!荀攸先生的警告在耳边回响:“曹操处,敬而远之,其智近妖,其心难测。”他知道,自己献计助斩华雄,虽借孔融之名,但以曹操之智,岂会看不透?这锋芒,终究是藏不住了。那柄腰间的佩剑,此刻仿佛有千斤重。
他强自镇定,面上依旧保持着谦恭侍立之态,目光低垂,不与曹操对视,仿佛帐中所有的赞誉与喧嚣都与他无关。
散帐之后,孔融带着陈默回到北海军营,脸上犹有兴奋之色:“默儿!今日云长神威,大振军心!你那骄兵诱敌之策,功不可没啊!华雄一死,汜水关守军胆寒,破关在望了!”
陈默却无多少喜色,反而眉头微锁:“老师,华雄虽死,然董卓麾下西凉军根基未损。更需警惕者,乃是帐内人心。”
“哦?”孔融一怔。
“袁盟主虽喜,然对玄德公兄弟己生忌惮。袁公路妒火中烧,恐生事端。而曹将军……”陈默顿了顿,声音压低,“其看学生之眼神,己非招揽,几近……觊觎。学生恐为老师招祸。”
孔融闻言,脸上的喜色褪去,捻须沉吟:“孟德此人……确非池中之物。他看重于你,是祸亦是福。然我孔融门生,岂容他人觊觎?默儿放心,有为师在,必护你周全!只是……”他看向陈默,“锋芒既露,便需更强之根基以自保。北海捷报,正当其时!”
孔融立刻修书一封,将荀攸落鹰涧大捷的细节,吕布、高顺、周仓诸将之功,以及北海郡内匪患肃清、后方稳固、人心归附的盛况,详加描述,并特意点明此皆赖“吾徒陈默识人善任,布局深远”之功。信中洋溢着自豪与对陈默毫不掩饰的推崇。他命人以八百里加急,遍传盟军各营,尤其是袁绍、曹操、刘备等主要诸侯处。
此信一出,如同在酸枣盟军这潭暗流汹涌的湖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
“什么?斩首西千余级?那吕布竟如此凶悍?”
“荀公达……他不是在洛阳郁郁不得志吗?竟有如此谋略?”
“陈默?又是这个陈默!识人善任?布局深远?孔文举对他竟推崇至此?!”
“北海后方竟如此稳固?粮道畅通无阻?这陈默……到底何方神圣?”
惊疑、震撼、忌惮、好奇……种种情绪在诸侯及其谋士心中翻腾。陈默的名字,不再仅仅与文采、献策相连,更与一个稳固强大的后方、一支令人生畏的武力(吕布)、一位顶尖的谋士(荀攸)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这代表的,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潜力惊人的势力雏形!
袁绍拿着孔融的信,反复看了几遍,脸色阴晴不定。他既欣喜于东方门户稳固,又对陈默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少年及其掌控的力量感到一丝不安。他召来谋士许攸、郭图,密议良久。
曹操营帐内。
曹操将孔融的信置于案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面前站着心腹谋士戏志才。
“志才,你看这孔文举的信,几分真?几分假?”
戏志才瘦削的脸上露出深思:“斩首之数或有夸大,然荡平匪患、稳固后方应无虚言。吕布之勇,世所罕见。荀攸之智,名不虚传。此二者皆甘为那陈默所用……主公,此子之能,恐远超我等先前预估。孔融此信,名为报捷,实则为陈默张目,震慑群雄,宣告其羽翼己丰!”
曹操眼中精光爆射,嘴角却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好一个陈子渊!好一个孔文举!一明一暗,配合得天衣无缝!羽翼己丰?呵呵,丰了才好!折服这样的羽翼,才更有意思!”他站起身,走到帐边,望着远处北海军营的方向,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备一份厚礼!我要亲自去拜会这位……少年英杰!”
与此同时,北海军营内。
陈默看着孔融写完那封分量十足的信,心中感动:“老师……”
孔融摆摆手,语重心长:“默儿,为师能为你做的,便是这清流之名望,为你挡去些许明枪暗箭。真正的风浪,还需你自己去闯。曹操,乃至其他诸侯,必会再有动作,你要心中有数。”
陈默深深一揖:“学生明白。学生己有一策,或可暂避锋芒,并为我北海谋一实利。”
“哦?速速道来!”
陈默走到地图前,指向汜水关侧后方的山地:“老师,华雄虽死,然汜水关险峻,强攻仍难免伤亡。学生观其侧翼山地,有小路数条,可绕至关后。董卓军新败,士气低落,守备必有松懈。学生愿请命,率一队精锐死士,趁夜潜入,焚烧其关后粮草辎重!此计若成,汜水关守军必乱,可助盟军主力一举破关!此等险事,诸侯麾下大将未必愿往,学生主动请缨,既可避曹操等人纠缠,若功成,亦是为我北海立下实实在在的战功!”
孔融看着地图,又看看陈默手腕尚未痊愈的绷带,眼中既有担忧,更有激赏:“此计甚险!然……确是一举两得!好!为师这便去向盟主请命!不过,你伤势未愈,绝不可亲身犯险!为师另选军中死士……”
“老师,”陈默打断孔融,眼神坚定,“此计乃学生所出,当由学生亲选人手,部署方略!学生虽不能亲自攀山越岭,但可于山下接应,坐镇指挥!请老师成全!”他知道,只有亲自掌控这次行动,才能确保成功,并真正将这份功劳烙上他陈默的印记。
孔融看着陈默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终于缓缓点头:“也罢!但务必小心!人手任你挑选,需要什么,为师全力支持!”
就在这时,亲兵来报:“禀孔公,曹将军携厚礼,于营外求见,言……欲与陈先生一叙。”
帐内气氛瞬间一凝。
曹操,果然来了!而且指名道姓要见陈默!
孔融看向陈默,陈默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该来的,终究躲不过。
“老师,学生先去更衣。请曹将军稍候。”陈默对孔融一礼,转身走向后帐,心中飞速盘算着应对之策。
北海的捷报,如同一面坚固的后盾。而眼前曹操的灼灼逼视,则是他踏入这乱世棋局中心,必须正面迎接的第一道惊涛骇浪!他握紧了拳头,手腕的伤口隐隐传来刺痛,却更激起了他胸中的斗志。
这酸枣的棋局,他陈默,不仅要观,更要落子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