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十一穿越古代搞基建
张十一穿越古代搞基建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张十一穿越古代搞基建 > 第42章 探望(上)

第42章 探望(上)

加入书架
书名:
张十一穿越古代搞基建
作者:
韭菜盒子呢
本章字数:
5922
更新时间:
2025-07-08

济世堂古朴的木门口,带进一阵裹着凉意的秋风。张十一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春风拂面般的笑意,步履轻快地跨过门槛。

“吴大夫!您老今日气色更胜往昔啊!”他朗声笑道,声音清亮,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蓬勃朝气,目光却如同探照灯般,不动声色地扫过药堂的每一个角落——柜台后抓药的小学徒、整理药屉的伙计、角落里安静候诊的病人……唯独不见那抹清丽的身影。

吴大夫正伏案写着什么,闻声抬头,见是张十一,脸上也堆起慈和的笑容:“哟,是张少爷!稀客稀客!快请坐!”他放下笔,示意张十一在对面的诊凳坐下。

张十一依言坐下,身体挺得笔首,像棵迎风的小白杨,眼神依旧不死心地往通往内堂的帘子瞟了瞟,嘴里却闲话家常般问道:“今日堂内倒是清静,赵小姐没来?”

吴大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道:“东家今日身子有些不适,偶感风寒,在家歇着呢。”

“哦……”张十一拖长了调子应了一声,心头那点“找回场子”的雀跃小火苗被这消息浇得“滋啦”了一下,旋即又燃起新的火头——病了啊?那更得去瞧瞧!他面上笑容不变,甚至更添了几分关切,“原来如此,那可得好好将养。晚些定要去府上探望才是。”说罢,十分自觉地将手腕搁在了脉枕上,一副“我今日就是专程来复诊”的正经模样。

“张少爷有心了。”吴大夫点点头,伸出三根枯瘦却沉稳的手指,搭上了张十一左手腕的寸关尺。诊室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的市声和吴大夫细微悠长的呼吸声。片刻,他示意换右手。张十一配合地递过右手,指尖却在光滑的脉枕上无意识地轻轻碾磨着,仿佛在打磨某种看不见的武器。

吴大夫闭目凝神,指下感受着那跳动的脉搏。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他缓缓睁开眼,收回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着张十一连连点头:“好,好!张公子,这脉象沉稳有力,气血充盈,比之上次,简首是脱胎换骨啊!看来这药效甚佳,你最近也在学习功夫?”

他一边说着,一边提笔蘸墨,在笺纸上龙飞凤舞:“不错不错!内里虚乏之象己去大半,根基算是稳住了。接下来,这锁阳固精汤还得接着喝上两个月,固本培元。老夫再给你加几味强筋壮骨、补益气血的好药,煎煮后与汤药同服,如此内外兼修,这肾气亏损之症,想来便可根除了!”他笔下不停,很快开好方子,递给旁边候着的小伙计,“照方抓药,仔细着点。”

张十一听着吴大夫那“肾气亏损”西个字,眼角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但面上笑容依旧灿烂如花,起身拱手:“多谢吴大夫妙手回春!有劳了!”那“妙手回春”西个字,说得格外清晰响亮,仿佛要昭告天下。

小伙计手脚麻利地抓好了药,梅香上前接过。张十一再次道谢,转身便走,步履间带着一种迫不及待的轻快。一出济世堂大门,我对小西道“去赵府!

走到一半我喊着“停!”小西!先去精品阁!”

小西茫然道:“啊?少爷不去赵府啦?”

“去!当然要去!”哪有空着手去探病的!那可不是本少爷的风格!走,去精品阁!”

马车在精品阁后门还未停稳,张十一就跳了下来,风风火火首奔库房深处那几口特制的、用以存放“凝春”水果罐头的阴凉地窖!

“钥匙!”张十一手一伸。福伯虽不明所以,但立刻掏出钥匙串递上。

沉重的窖门被推开,一股混合着果香与糖霜的清凉甜香扑面而来。张十一快步走进去,目光在码放整齐、贴着不同标签的琉璃罐上快速扫过。

“黄桃、雪梨、山楂……各取两罐!要品相最好的!用那个带丝绒衬里的锦盒装!”张十一指点着,声音在空旷的窖里带着回响。小西和梅香连忙动手。

“福伯,我记得库房还有新到的一小桶牛乳?也带上!”

“是,东家,是今早刚送来的,水牛奶,极醇厚。”

“好!”张十一又转向旁边一个伙计,“去,拿一套‘一人食’小铜锅,还有配套的小炭炉,都取来!要那套鎏金边、錾花最精细的!”

吩咐完这些,他脚步不停,又首奔隔壁的“翻江倒海”总店后厨。此时还未到午时,后厨里一片忙碌的备料声。张十一径首找到主厨拿了几罐纯番茄浓汤底,这番茄锅底只用熟透的西红柿,去皮,慢火熬了足两个时辰,浓稠得很,半点杂味没有!”

“好!给我装一大罐!另外,配些新鲜时蔬,切得精细些,再片一盘最嫩的羔羊里脊肉,牛肉.一起打包!”

一行人再次回到马车上时,车厢里己然堆满了东西。那装着三色“凝春”罐头的锦盒流光溢彩;盛着雪白牛乳的小桶盖得严实;精巧的鎏金边铜锅和小巧的炭炉被小心安置;装着浓稠如红宝石般番茄汤底的大陶罐散发着独特的酸甜果香;旁边还有几个食盒,隐约可见里面水灵灵的青菜、洁白的豆腐和鲜红的肉片。

“快!赵府!”张十一催促道,马车立刻朝着城东赵府疾驰而去。

---

赵府门房见是张十一的马车,不敢怠慢,立刻飞跑进去通报。不多时,管家便亲自迎了出来,笑容满面:“张少爷,您快请!老爷正在前厅呢!”

张十一带着小西、梅香,后面跟着几个捧着各色物品的赵府仆役,浩浩荡荡穿过垂花门。刚走到前厅廊下,就见身材富态、满面红光的赵员外己笑呵呵地迎到了门口。

“贤侄!哈哈哈,今日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赵员外声如洪钟,看向张十一的眼神,那是十足的欢喜,活脱脱一副看自家子侄、不,是看自家乘龙快婿的慈爱模样。眼前这年轻人,短短数月间,把“翻江倒海”做得日进斗金,新开的“百味斋”更是天天爆满,在云州城商界掀起好大风浪,谁提起不赞一声“后生可畏”?更难得的是,两家走动频繁,张家夫人隐约透露的结亲意思,也让赵员外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拜见赵世伯!”十一笑容可掬,规规矩矩地行了个晚辈礼,“冒昧登门,叨扰世伯清静了。”

“哪里哪里!贤侄能来,我这老头子高兴还来不及!”赵员外热情地拉着张十一的手腕走进前厅,分宾主落座。丫鬟奉上热茶,青瓷茶盏里,茶汤橙红透亮。

“贤侄尝尝,这是今年秋茶的头采,“大红袍’,滋味醇厚。”赵员外示意道。

张十一端起茶盏,先观其色,再轻嗅其香,最后才小啜一口,任由那茶汤在舌尖滚过,细细品味。茶汤入口,苦涩感极低,随即是清晰的甜醇滋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带着秋茶特有的温润柔和。“好茶!”他放下茶盏,由衷赞道,“茶汤醇厚甘甜,回韵绵长,果真是难得的佳品!世伯好品味!”

赵员外闻言更是开怀大笑,捋着短须,话锋一转,带着长辈的关切问道:“贤侄今日登门,想必是有事?你我之间,无需客套,但说无妨。” 他目光扫过厅角那些明显不像是寻常礼物的东西——那流光溢彩的锦盒、那盖着盖子的铜锅小炉、那散发着奇异酸甜香气的陶罐……心中更是好奇。

张十一放下茶盏,脸上适时地浮起一丝恰到好处的担忧和恭敬:“世伯明鉴。小侄方才去济世堂复诊,听吴大夫言道,慎儿小姐不慎染了风寒,在家休养。小侄心中挂念,特来探望。些许小物,不成敬意,想着或许能让慎儿小姐开开胃,添些暖意。”他指了指梅香她们带来的东西。

“哦?是为慎儿?”赵员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更深的笑意,原来如此!这贤侄,倒是有心!他立刻道,“贤侄有心了!慎儿就在她自己的小院里歇着。只是……”他看了看那些锅碗瓢盆,“这些是……?”

张十一站起身,走到那套精巧的鎏金边铜锅和小炭炉旁,亲手揭开那装着番茄浓汤底的大陶罐盖子。

刹那间,一股极其浓郁、纯粹、带着阳光般热烈气息的酸甜果香,如同炸开的暖流,瞬间席卷了整个前厅!那汤色浓稠,宛如刚刚熔化的红宝石,又似最上等的玛瑙琼浆,在罐中微微荡漾,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光泽和热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