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的权力特别大,不仅手握重兵,还踏马能当宰相!
……
而且这种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还都远在边疆镇守。
有句话说得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节度使手里的兵种很复杂,距离朝廷又很远,调度起来就非常麻烦!
有点急事根本来不及向皇帝汇报,全靠节度使自行决断!
所以权力非常大,基本上可以说是边疆的小皇帝!
本来节度使虽然危险,但还不至于生出太大的异心,因为他们还有上升的通道,那就是当宰相!
毕竟节度使手握重兵,要是再能混个宰相,那基本就是军政大权一把抓,跟皇帝也差不了多少了。
能通过正常手段总揽天下大权没人会想着走造反这条路。
不管能不能当上,但好歹有个念想,还是李林甫。这个千古十大奸臣之一的完蛋玩意儿,跟李隆基进谗言,掐断了节度使当宰相的途径。
结果唐玄宗李隆基可能是玩多了杨贵妃,脑子都被杨贵妃榨干了。
他居然还真同意了李林甫的主意。
这么一整,那事儿可就大了!安禄山深得玄宗喜爱,兼任了三个军区的节度使,也就是说,他手里掌握着三个巨大的军团。
而且当时大唐帝国的军事力量分布十分奇葩。
最强的军事力量,全都在边疆,几乎都在那些节度使手中。
作为大唐帝国中心的长安城压根儿就没有多少守备力量。
唐玄宗李隆基昏庸到丝毫不觉得这样的军事力量对比会给大唐帝国带来灾难。
……
李林甫一个小心机,给大唐埋下一颗巨大的雷,然后愉快地当完宰相,撒手而去了。
他挂了,就让杨国忠当了宰相。
结果杨国忠跟他的前任李林甫一个德性,他看谁在皇帝面前比较红,他就要想办法把人家压下去或者怼死别人。
而恰好,这个时候,安禄山就最得李隆基宠爱。
杨国忠就卯足了劲儿跟安禄山作对,非得要和安禄山作对。
就这点上来看,不能说杨国忠做得不对。
但关键是唐玄宗根本就不听,就是打心底里喜欢安禄山这个胡旋舞跳得很好的“干儿子”!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天李隆基都还非常信任安禄山,觉得自己这个干儿子很懂事。
李隆基这个人,终究还是不如他那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曾祖李世民一般豪气冲天。
年轻时经历了太多宫闱政变少了些只有战争才有的大格局,多了些对人性之恶的残酷认知!
“安史之乱是华夏历史转折点星因此丢失了足足一千多年!"
"安史之乱是华夏历史上第二次胡乱!"
"上一次的胡乱,距离唐朝,也才过去不过二百多年而已!"
"这场席卷华夏大地的使得,华夏文明巨大倒退,文化丧失,国家败坏,人民遭罪,国土内主体名族人口比例大幅度下跌!”
“异族文化入侵,异族政权入侵等等!"
"唐的安史之乱的严重负面后果一直延续到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才算有了一定程度的结束!"
各个平行世界的皇帝们,尤其是唐朝的皇帝,在听到李云带着丝丝愤慨意味的声音后。
几乎所有人都脸色难看。
他们通过李云的这段话,以及李云特意现身这种不同寻常的做法。
很明显的感觉到了李云对安史之乱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