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最多谋求些高官厚禄,与袁氏一门根本无法抗衡的。
董卓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赵云并不过多解释:“先生拭目以待便是。既然先生离了董卓,就安心在我这里吧。
常山郡日后内务便劳烦先生代劳,暂任郡丞之职。”
贾诩:“领命。”
赵云:“另外,你可认得高顺?有没有办法把他骗来常山?我现在特别缺练兵将领。”
贾诩嘴角抽动,自己是被抢来真定的,现在又用骗字,主公果然快人快语。
难道往后主公的手下,都要通过坑蒙拐骗招揽不成?
贾诩道:“高顺,字长风,与文和同乡。他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语,不饮酒,不受馈赠。
这样的人,在董卓势力中,并不受待见,如今只是董卓手下的一名百人骑副将。”
赵云皱眉道:“百人骑?未创陷阵营?”
历史上,高顺所创八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高顺,绝对的练兵高手。
现在这样的练兵高手,却在董卓营下当个小小的百人骑副将。
一定要想办法在吕布投靠董卓之前,先把高顺给骗过来。
绝对不给机会给高顺,跟随吕布创建陷阵营。
贾诩:“陷阵营?未听闻有。不过我可以试试把高顺骗……呃,不是,是试试把他请到真定给主公效力。
高顺名声不显,陷阵营应该是步兵,在董卓军中,不如骑兵得到重视。
如今西凉铁骑才是董卓主要的精锐军师……”
说到这里,贾诩突然意识到什么,脸色一变:“董卓的西凉铁骑若是进洛阳,倒是可与袁氏一门抗衡……”
赵云:“洛阳我们已经无足插手,当下便是在天下大乱之前,牢牢稳固常山郡!
常山郡中,最头疼的便是张燕的黑山军。只有解决了张燕黑山军,常山郡才能牢固发展。”
贾诩:“黑山军号称五十万大军,其实更多都是普通百姓,能战之力,绝对不足五万。
民养兵,十养一。五十万民,最多养五万兵。
常山太守接连死于非难,常山郡一直无人值守,却很少受黑山军侵犯,这有些不正常。
主公这些日子又在洛阳风流,张燕也没有骚扰常山各县,想来他内部应该是出了问题。
只要打听清楚,针对击破,拿下张燕,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赵云双眼一亮:“先生觉得黑山军内部出了何问题?”
贾诩沉吟后,说道:“黑山军聚集人口众多,首先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粮食问题。
但是粮食若有问题,作为贼,必定掠夺百姓。
可是黑山军数月来,却未有行动,常山百姓也未有被大规模抢夺。”
赵云:“那便不是粮食出现了问题。”
贾诩:“不,粮食可能也是问题,但是估计黑山军已经顾及不上了。”
赵云:“为何?”
贾诩说道:“也许他们出现了比五十万黑山军缺粮更大的问题!
张燕聚集大大小小的土匪、反贼联合成一个主体,是为黑山军。
徐州黄巾反贼被陶谦赶出逃入冀州,河东白波黄巾反贼、南阳张曼成黄巾反贼等人正有意与张燕等人会师联合。
如此这般头目杂乱堆在一起,大家都曾经是高高在上,估计也没有谁服谁的。
所以比缺粮更大的问题,应该是:统领地位出现了问题。
他们可能在内斗,争夺统领之位,而无闲暇顾及其他。
张燕统领地位受了挑战,我们倒是可以煽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