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一边吃东西一边和玉儿聊天,如今朱棡和玉儿已经非常的熟悉。
每天玉儿姐玉儿姐的叫着,两人的关系已经很是亲近。
她和二虎的亲事也已经定在了明年,这让玉儿内心更加的开心。
朱元璋来到晋王宫中,他和陶凯直奔书房而去。
两人虽然没有看到朱棡,可人也绝对跑不出晋王宫去。
陶凯拿过朱棡书写的纸张,送到朱元璋手里让其观看。
老朱入眼看到字体非常熟悉,倒不说朱元璋认识自已儿子的字体。
朱棡现在写的字体和之前差别很大,老朱只是认出这是陶凯的笔迹。
陶凯可是上过奏折的,朱元璋见过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自然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老朱疑惑的看了眼陶凯。
陶凯立马把之前的种种解释了一遍,老朱尽管还有所怀疑。
可是联想到前些日子,朱棡身上发生的事情。
觉得此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朱元璋对于字迹没有太过纠结。
这些都是旁枝末节,他真正重视的还是朱棡书写的内容。
毕竟字写的再好,只对个人的名声有所影响。
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还是要看一个人的能力还有对事物的认识。
朱元璋把手中的文章,仔细观看了一遍后轻轻点了点头。
虽然朱棡书写的格式,和科举要求的规范并不太符合。
可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又不需要参加科举,写的那么规规矩矩做什么。
真正重要的是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尽管这篇文章的题目并不复杂。
可朱棡所剖析出的内容,已经大大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段的认知。
这让朱元璋对于儿子的认可又加深了一步,唯一让朱元璋意外的是。
朱棡对于人性的认识,更加的偏向阴暗的那一方。
虽然朱元璋也是这样认为的,可那毕竟是出于自已,一路走来的经历得出的结果。
自已这个三儿子可没吃太多的苦,当朱棡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有了自已的地盘。
虽然那个时候的他常年征战在外,马皇后也在后方忙前忙后。
可总体来说物质生活还算充足,比之同龄人绝对要强了许多。
之前朱棡可是很活泼好动的,虽然人有时候顽皮了一些。
可性格依旧是十分的开朗,也就是上次出了那事之后。
不仅失去了记忆,人也比以往变得有些少言寡语。
虽然本性没有太多的改变,依旧对于兄长恭敬对弟弟疼爱。
不然也做不出舍命救朱橚的事情,可唯独对朱棣很是疏远。
朱棣同样的也对这个三哥不怎么亲近,难道上次的事情朱棡并没有忘记。
或者是依稀记得一些东西,不然怎会一醒来就对朱棣动手。
朱元璋之前也怀疑过,吩咐太子朱标也查问过朱棣。
马皇后也同样的问过朱棣,可朱棣一口咬定只是意外其他什么也不肯说。
最主要的是那个白莲教的歹人,也已经死于朱棡的手中。
事情的真相也许只有朱棣清楚,至于朱棡是否全部知晓。
朱元璋也有些摸不清楚,最主要的这两人可是他的儿子。
绝不可能对他人一般,让锦衣卫动用刑罚问出真相。
这事已经成为了无头悬案,朱元璋本以为事情随着时间会过去。
可如今看到儿子文中对人性的认识,朱元璋十分怀疑是因为朱棣的原因。
因为朱元璋十分明白,敌人对你的伤害往往不是最深。
可是来自亲人背后的刀子,才是让人真正的痛彻心扉。
朱元璋决不想自已的儿子们互生嫌隙,更不想他们以后兄弟相杀。
这样不止对他们兄弟间的感情不利,更是对于整个大明都有很大的危害。
目前看来朱棡的问题不大,毕竟他如今的表现依旧忠厚敦实。
就算对朱棣有所疏远,那也是朱棣自已造成的结果。
可由此推断朱棣这家伙的问题很大,小小年纪对自已嫡亲的哥哥下手。
这要是长大了还有所不满,会不会对自已的兄弟刀剑相向。
这种事情历朝历代发生过多次,别说兄弟相残了,就是弑父弑君的也不是没有。
最主要的是皇帝那个位置太过,朱元璋自已可是最为清楚不过。
他为了坐稳这个皇位,对于任何人都抱有怀疑的态度。
别说那些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了,就连自已最为信任的妻子马秀英。
在朱元璋的心里同样有所提防,在这后宫当中马皇后可以管任何的事情。
哪怕是弄死他朱元璋最喜爱的妃子,朱元璋也是可以完全接受。
唯独不能涉及朝堂中的事情,朱元璋最为忌讳的就是后宫干政。
尤其马皇后和他一路走来,对于那些勋贵太过熟识。
并且马皇后的威望,在那些勋贵心中一点不低于他朱元璋。
尤其他依为臂膀的徐达,在大明准备建国的时候。
他没有关心自已的爵位,反而在北伐之前私下和朱元璋说过。
他对于自已的爵位不操心,因为他知道朱元璋绝不会亏待了他。
可他真正不放心的是,朱元璋做了皇帝皇后的人选是谁。
因为那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女人众多,尽管和马秀英的感情依旧很好。
可毕竟没有宣布的事情,总会让他有所担心。
徐达说这话的时候,代表的可不是他一个人。
是代表那些为大明,建立无数功勋的淮西勋贵。
这些人不仅是大明建立的基石,更是掌握了大明当时绝大部分的军队,他们和马秀英太过熟识。
每个人把他朱元璋当做了主公,却是把马秀英当做了大嫂。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马秀英的人格魅力要强于他朱元璋。
只是因为她是女儿身,又嫁给了他朱元璋才有了如今的结果。
那个时候他们可以同甘共苦,一起面对所有的艰险。
可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变的,意见相同怎么都好说。
要是意见不同的时候呢!小事马皇后绝对会让着他。
可要是大事呢?比如关于皇位传承呢?虽然朱元璋已经确立朱标为继承人。
这点想必也完全符合马皇后的心意,可要是十年二十年后呢?
也许那个时候发觉,朱标不适合做大明的继承人。
要是换成其他嫡子还好说,要是换成了庶出的皇子呢?
那个时候的马皇后,估计立马会站在他朱元璋的对立面。
尽管这些只是朱元璋自已的猜想,并且目前朱标这个继承人他也颇为满意。
可作为皇帝这个特殊的生物,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怀疑所有人。
每时每刻都想掌握所有事情,可这又是绝对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皇帝永远充满怀疑,永远是天底下最没安全感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