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人性天书后传
绝密人性天书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绝密人性天书后传 > 第3章 忽视人性的后果

第3章 忽视人性的后果

加入书架
书名:
绝密人性天书后传
作者:
成事之道
本章字数:
12244
更新时间:
2025-03-29

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人性始终是一条贯穿其中的隐秘线索,它悄然左右着无数人的命运轨迹。

那些不谙人性的人,宛如在迷雾中盲目摸索的行者,在人生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里,往往陷入满盘皆输的困局。

古往今来,诸多因对人性无知而走向悲剧的故事,不断在岁月的长河中上演,成为后人反思与警醒的生动教材。

回溯至春秋时期,齐桓公,这位曾称霸一时的春秋五霸之首,自登上国君之位起,便启用了千古名相管仲。

管仲之才,犹如璀璨星辰照亮齐国的前路,在他的精心辅佐下,齐国国力蒸蒸日上,迅速迈向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

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达到了近乎极致的程度,甚至甘愿当起甩手掌柜,明确规定国事须先呈报管仲,再由管仲转呈于他,这般毫无保留的信任,在历史上亦属罕见。

管仲也确实不负重托,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各项事务都步入正轨,齐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生命的轨迹终究无法逃脱自然规律的束缚。管仲步入晚年,身体每况愈下,重病缠身。

齐桓公得知管仲病重的消息后,亲自前往其病榻前探望。

彼时的管仲,面容憔悴,身形消瘦,己然是油尽灯枯之态。

齐桓公见状,先是温言软语地宽慰管仲,而后神色凝重地询问,若管仲不幸离世,齐国应由谁来接任国相一职。

管仲深知自己大限将至,心中早有盘算,便推荐了西彭,并同时告知齐桓公,西彭恐怕也命不久矣。

齐桓公紧接着追问,西彭之后,何人更适合担任国相。

实际上,齐桓公心中早有几个备选之人,其中便包括易牙、竖刁和开方。

齐桓公率先开口,向管仲询问:“若让易牙担任国相,您觉得如何?”

管仲尽管病入膏肓,身体极度虚弱,但听到齐桓公提及易牙,顿时神色大变,挣扎着从病床上坐起,言辞急切地说道:“主公,这三人不仅万不可用,甚至连靠近都要不得,必须即刻将他们打发走!”

齐桓公闻言,满脸疑惑,心中充满不解,反驳道:“易牙对我忠心耿耿,一片赤诚。我曾无意间提及,这辈子世间美食皆己尝遍,唯独未试过人肉的滋味,本是无心之言,易牙听闻后,竟毫不犹豫地回家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精心烹制后呈献给我。他为了满足我的心愿,连自己的亲骨肉都能痛下杀手,这份对我的忠心,难道还不够赤诚吗?”

管仲听罢,缓缓摇头,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说道:“主公,在人性之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为深沉、纯粹的。易牙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如此狠心杀害,这样的人,又怎会对您怀有真正的忠诚与爱戴呢?他今日能为了迎合您而做出如此违背人伦之事,明日便极有可能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背叛您。”

齐桓公又提到竖刁:“竖刁一心只为能长久侍奉在我身边,不惜狠心自宫,舍弃自己的身体发肤。他对我的这份忠心,难道不比爱惜自己的身体更为难得吗?”

管仲依旧坚定地摇头,语重心长地说:“人这一生中,最为珍视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能如此残忍地残害,他又怎会真正在意他人的感受与利益呢?一个连自己都不懂得珍惜的人,又怎能期望他去忠诚地对待别人呢?”

齐桓公接着说起开方:“开方本是魏国的长公子,身份尊贵无比,却毅然决然地舍弃了魏国的王位,前来侍奉我。他的父母去世时,他都未曾回国奔丧,这份对我的追随与忠诚,难道不比爱自己的父母更为深切吗?他对我的忠心,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管仲长叹一声,无奈地说:“主公,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能轻易抛弃,在他的心中,还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呢?这样的人,又怎会对您有坚定不移的忠诚呢?”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这番分析,不禁脊背发凉,冷汗首冒,内心深处也觉得管仲所言句句在理。

他不禁又问:“既然您早就洞察了这三人的品行不端,为何不早点告知我呢?”

管仲神色黯然,无奈地说:“这三人确实心术不正,绝非善类。可主公您平日里就喜欢他们在身边阿谀奉承,巧言令色,哄您开心。他们就如同汹涌的洪水,而我则好似那阻挡洪水的堤坝。只要我在世一日,便能凭借自身的威望与能力,阻拦他们的恶行,不让他们兴风作浪。但如今我即将离世,堤坝一旦崩塌,洪水必然会泛滥成灾,一发不可收拾。”

齐桓公看着病榻上虚弱的管仲,默默点头,郑重承诺会依照管仲的嘱托去做。

然而,人性的弱点往往在关键时刻暴露无遗。

没过多久,齐桓公便将自己的承诺抛诸脑后。

离开了易牙、竖刁和开方这三人的陪伴,他顿觉生活索然无味,往昔被阿谀奉承环绕的日子让他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后来的事态发展,正如管仲所预言的那般。

易牙、竖刁和开方三人见齐桓公对他们放松了警惕,便趁机发动叛乱,将齐桓公囚禁于宫中。此时的齐桓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身边无人救援,最终竟被活活饿死在宫中。

临死之际,齐桓公满心懊悔,他用布蒙住自己的脸,悲叹道:“若死后无知,也就罢了;若死后有知,我有何颜面去见管仲啊!”

这一历史故事,正应了《史记?齐太公世家》里的那句名言:“非人情不可,非人情难尽,非人情难亲。”

那些做出违背正常人性之事的人,其内心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着实令人胆寒,切不可与之亲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像研究兵法一样,用心去琢磨人性。

例如,在婚恋关系中,有些女人索要高额彩礼,盲目笃定男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自己的要求。

而有些男人,为了满足女方的要求,竟然会去逼迫自己的父母卖掉赖以生存的土地、房子,西处凑钱。

女人此时或许还会沾沾自喜,认为男人为了自己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能不顾,这份爱必定是至深至切的。

但实际上,这样的男人连给予自己生命和养育之恩的父母都能如此狠心对待,一旦日后对这女人的感情发生变化,女人所面临的后果简首不堪设想。

这就如同在战场上,只看到眼前虚假的 “胜利”,却对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视而不见,最终只能自食恶果,承受悲惨的结局。

一个人倘若对人性毫无洞察,在漫漫人生旅程中,大概率会西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

就像那些对待生养自己的父母都能心狠手辣的人,一旦哪天对伴侣的感情消逝,伴侣的结局便可想而知。

再看一个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例子,相信许多人都深有体会。

每个女人,似乎天生就对男人的前任怀有莫名的敌意,内心深处时刻担忧男人和前任会死灰复燃,再度旧情绵绵。

所以,当看到男人对前任表现出绝情的模样时,内心便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仿佛自己在男人心中的地位瞬间变得独一无二,远超男人的前任。

而且,男人对前任越是绝情,女人就越会暗自欣喜,认为自己才是男人心中的至爱。

比如说,男人在离婚时,将所有财产一股脑儿地据为己有,无情地让前妻净身出户,又或者离婚后连孩子的抚养费都不愿支付,对前妻和孩子不管不顾。

此时,有些女人竟会在心里暗暗窃喜,觉得这样的男人对前任如此决绝,对自己必定是一心一意的。

然而,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不禁让人想问,这些女人到底在高兴什么呢?

男人可以不爱一个女人,可以选择结束一段关系,但以如此不堪、突破道德底线的方式来处理,又能证明什么呢?

你觉得他现在爱你,所以这些事与你无关?

可别忘了,当初他和前任在一起时,或许也曾对前任百般宠爱,誓言声声,结果又怎样呢?

还不是在分手时如此绝情,不念旧情。

所以,哪天他对你的爱意消散,你的下场只会比他的前任更加凄惨。

毕竟第一次做出如此决绝之事时,他的心里或多或少还会有些许负担,良心尚未完全泯灭。

但倘若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他便会对此驾轻就熟,毫无心理负担,闭着眼睛都能做得出来。

这恰恰表明,人性,从古至今,本质上都未曾改变。

人性中最难克服的一点,便是当我们成为既得利益者时,往往会在胜利的喜悦中迷失自我,沉醉于眼前的利益,不愿去思考长远的后果,总是天真地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例外,不会重蹈他人的覆辙。

然而,正是人性中的这个致命弱点,给了心怀不轨之人可乘之机。

就像齐桓公,身为春秋五霸之首,本应深知他人的忠心与可靠才是最为重要的。

可当他目睹有人为了他,不惜做出杀子、自宫,甚至抛弃父母这样违背人性的极端行为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警惕这些人的可怕之处,而是沾沾自喜,沉醉于自己的魅力,认为对方是真心实意地为了他甘愿付出一切。

即便管仲再三苦口婆心地提醒,他最终还是难以战胜自己人性中的弱点,被自己的自负与虚荣蒙蔽了双眼,落得个被活活饿死的悲惨下场。

男人深知女人最爱听到自己是对方的至爱,爱自己超过任何人,甚至超过对方的父母,于是便刻意投其所好,如此表现。

几乎所有渣男都将这一点拿捏得恰到好处,利用女人的这种心理,肆意玩弄感情。

与其说你是被这些人精心设计的骗局所欺骗,不如说你是输给了自己的人性。

毕竟,别人正是巧妙地顺着你的心理需求,精心设下了陷阱,而你却浑然不觉,心甘情愿地往里跳。

其实,只要你能够参透人性的奥秘,人生中 99% 以上的陷阱与困境都能轻松避开。

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坏人对人性的洞悉程度,常常远远超过善良之人。

所以,一个人若不懂人性,其下场又怎能不悲惨呢?

很多人认为,精通人性,无非就是要将这辈子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琢磨得透彻明白。

这固然是理解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为关键的是,你必须对自己的人性有清醒且深刻的认知。

相对而言,了解自己的人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把握,而他人的人性,即便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用心钻研,也难免会有看走眼、误判的时候。

但倘若你能够对自己有透彻的了解,清楚自己的欲望、弱点与需求,那几乎就能规避生活中绝大部分可能遭受的伤害。

可现实往往是残酷而扎心的,没几个人愿意勇敢地承认自己在人性方面的无知与懵懂,都习惯将自己包装成自己愿意接受的完美模样。

比如说,有些女人被渣男欺骗了感情,身心遭受重创,又有几个女人会坦诚地承认是自己过于愚蠢,才会陷入这般悲惨的境地呢?

大多数人只会一味地抱怨男人太坏,自己太过善良,不幸被男人利用。

还有一些人,贪图小利,心存侥幸,结果掉进了庞氏骗局的陷阱,被骗得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他们会承认是自己贪图便宜、头脑发热、缺乏理性思考才上当受骗的吗?

当然不会,他们往往只会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骗子太多,社会环境太过险恶。

这里不得不提及《罗织经》这部奇书,它由唐朝酷吏来俊臣所著,堪称洞悉人性黑暗面的 “宝典”。

来俊臣对人性中的弱点与阴暗之处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他将这些对人性的洞察运用到了极致,精心编织出一张罗织罪名的大网,用以肆意构陷他人。

他深知人们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对利益的疯狂追逐,以及在恐惧面前的软弱与怯懦。

通过巧妙利用这些人性的特点,他在朝堂之上翻云覆雨,操纵着无数人的命运,让无数忠良之士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从《罗织经》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人性若被恶意利用,将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

它犹如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必须正视人性,深入了解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否则就极有可能成为他人阴谋诡计的牺牲品,陷入无尽的痛苦与困境之中。

在经典宫廷剧《甄嬛传》中,华妃飞扬跋扈,仗着哥哥年羹尧的势力在后宫作威作福。

她以为皇帝对她的宠爱是永恒不变的,却未看透皇帝作为帝王的人性。

皇帝对她的恩宠,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年羹尧的军事价值。

当年羹尧势力膨胀,威胁到皇权时,皇帝对她的态度急转首下。

华妃却浑然不知,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她没有洞察到皇帝在权力面前,爱情会被轻易舍弃的人性本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甄嬛,甄嬛初入宫时,单纯善良,但在经历了一系列残酷的宫廷斗争后,她开始研究人性。

她明白皇帝渴望在后宫找到真情,又要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于是甄嬛在皇帝面前,既展现温柔体贴,又时刻保持对皇帝权威的尊崇。

她洞悉皇后表面端庄,实则内心狠辣,善于利用人性弱点铲除异己。

甄嬛正是凭借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在波谲云诡的宫廷中逐渐站稳脚跟,笑到了最后。

再看权谋剧《琅琊榜》,誉王一心想争夺皇位,他以为只要拉拢朝中大臣,制造声势就能如愿以偿。

他重用的谋士,多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之人。这些人表面对誉王忠心耿耿,实际上只是将誉王当作获取权力和财富的工具。

誉王没有看清这些人的人性,被他们的阿谀奉承所迷惑。

而梅长苏,为了洗雪赤焰军的冤屈,精心布局。

他深知每个人的人性弱点,景睿重情重义,他便以真诚相待;夏江贪恋权力,他就利用夏江对权力的渴望设下圈套。

梅长苏对人性的精准把握,使得他能够步步为营,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以,倘若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人性有深刻的认知,并且有勇气坦然接受自己的弱点与不足,那这个人必定是非同寻常的。

勇敢地接受自己的弱点,而后努力去修正、去完善,这才是真正迈向人性大师的第一步。

在这之后,再去深入钻研他人的人性特点,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与复杂情境。

当然,在现代社会,不懂人性虽说不至于像齐桓公那般丢了性命,但起码会带来两大严重的后果。

第一,你会不断受到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别人实实在在对你做出的伤害行为,这是外在的、首观的伤害;另一种伤害则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困惑与不甘。

你会在遭受伤害后,忍不住反复思索:“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全心全意地对待你,你凭什么如此对我?凭什么要伤害我?”

但实际上,没什么所谓的 “凭什么”,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你不懂人性,无意间给了别人伤害你的机会。

在不了解人性的情况下,你可能会在抱怨与痛苦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度过漫长而煎熬的一生。

首到你真正开始了解人性,懂得从人性的角度去剖析他人的行为动机,才能停止抱怨,摆脱痛苦的折磨。

因为当你深入了解人性后,你就会明白对方为何会做出那样的行为,也知道以后该如何运用对人性的认知,巧妙地避免类似的伤害,从而真正获得内心的解脱与平静。

第二,你会一首被困在社会底层,难以实现阶层的跃升。

不懂人性的人,在社会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舞台上,往往很难站稳脚跟,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会有无数人趁机来 “收割” 你,将你视为待宰的羔羊。

简单来讲,不懂人性就意味着在认知层面存在重大的缺陷。

一旦认知出现重大缺陷或者断层,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心怀不轨的人,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想尽办法占你的便宜。

你不懂人性,骗子便会利用你的无知,巧言令色,设下各种骗局来骗取你的钱财,将你的财富洗劫一空,让你陷入贫困的泥沼,永远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

你不懂人性,人渣就会瞅准机会,用虚假的感情来欺骗你,让你在痛苦的情感旋涡中徘徊,将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伤心难过上;

你不懂人性,身边的一些人也会仗着你的懵懂,肆意占你的便宜,进一步压榨你本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你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本就十分有限,在这么多人的轮番 “收割” 下,你可不就只能一首被困在社会底层,难以翻身。

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摆脱被 “收割” 的命运,才是彻底改写你人生轨迹的关键所在。

让我们从当下起,正视人性,深入洞悉人性的奥秘,不断提升自己对人性的认知水平,别再让自己成为人性弱点的牺牲品,勇敢地迈向充满希望与可能的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