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南宋,对抗成吉思汗
穿越回南宋,对抗成吉思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回南宋,对抗成吉思汗 > 第四十三章木华黎以汉制汉

第四十三章木华黎以汉制汉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回南宋,对抗成吉思汗
作者:
唐李先生
本章字数:
4428
更新时间:
2025-07-08

话说木华黎、术赤、察合台率领战败的蒙古骑兵突围跑出雁门山,向大同府狂奔几十里,终于遇到了来援的窝阔台部。窝阔台询问木华黎,得知兵败大概情况后,也不禁为之震惊,说道:“想不到宋人如此能打,我们太小看他们了。”

窝阔台命驿骑将败报送到斡难河上的斡尔朵(蒙古语,意思是宫帐),成吉思汗听完报告后,非常震怒,命令驿骑召术赤、察合台、木华黎入见,窝阔台依然镇守大同府。

三人到达斡尔朵后,立即跪下请罪,成吉思汗先问木华黎,道:“你一向擅长用兵,为何这次你也被打得惨败?”

木华黎不敢将术赤擅自发起进攻之事透露出来,只一味承认自己无能,辜负大汗的期望。察合台忍不住,插口道:“一切都是术赤造成的,他不等窝阔台领兵到达夹击,就擅自进攻雁门关!”

成吉思汗很震惊,向察合台详细询问战役经过,然后问术赤:“情况是不是这样!”

术赤道:“察合台拿来一封信,一首说我与宋人勾结,我急于证明自己的忠诚,所以才心浮气躁,还有就是姓唐那畜牲写一些侮辱儿臣的内容,以白布挂在树上,儿臣看完后才一时火起,忍不住就发动进攻了!”

成吉思汗道:“那封信还在不?”

察合台还保留着那封信,想作为证据以指控术赤,于是立即从怀中取出,呈递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看完后,叹了口气道:“术赤,这分明是敌人故意想激怒你,如此简单的诡计,你都上当,你做事如此冲动,将来如何能带领整个大蒙古?你太让我失望了!”术赤不禁惭愧,从而低下了头。

察合台则面带笑容,幸灾乐祸,成吉思汗对察合台道:“你笑什么?若不是你逼迫兄长,术赤何至于如此冲动?”察合台也低头认错道:“儿臣知错了,请父汗责罚!”

木华黎说道:“大汗,其实我军战败的主因其实是宋军有奇特的武器!”

成吉思汗道:“你们三个起来,木华黎你说清楚,是什么武器?”

木华黎命侍卫出去拿一样东西,侍卫出去不久,拿来一杆火绳枪,木华黎递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木华黎道:“这是宋人的武器,他们遗弃在雁门关,我就顺手捡了回来,这武器能发射弹丸,穿透我军皮甲,深入肌肤,非常厉害!”

成吉思汗问道:“还有这种东西,如何发射?”

木华黎命人押解一名宋军俘虏,找到一个翻译,翻译问俘虏:“这木棍叫什么东西,如何发射弹丸?俘虏回答道:“这叫火绳枪,若没有火药、铅弹、火绳,无法施放!”翻译将俘虏之言,回禀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道:“我军曾经俘虏很多中原工匠,让他们制造这些东西!”

木华黎找工匠询问仿制宋人火绳枪,工匠首领道:“我辈会仿造这杆木棍,只是铅弹需要铅矿,草原上哪里有铅矿?”

木华黎也犯难,蒙古境内当然也有铅矿,不过古代的蒙古人不知铅矿分布在哪里,也没有矿产专家帮忙勘探,辨别适用于制造铅弹的铅矿。

木华黎又问俘虏:“用铁弹如何?”

俘虏答道:“我军一首用铅弹,没有用过铁弹!”木华黎思来想去,让工匠试试使用,不过铁弹制造成本比铅弹高多了,铁熔点1538度,铅熔点327度,铁弹硬度远高于铅弹,铅弹容易打磨,容易变形,在枪管出时气密度高,精度比铁弹高多了。

果然,工匠们制造了火绳、火药,以及几粒铁弹来试试。木华黎命人树立木桩,自己拿火绳枪射击,试了几次,最后在十步内才能射中木桩,木华黎道:“铁弹精度太低了,看来铅矿只能到中原去抢夺了。”

其后,成吉思汗与木华黎商议如何用兵,成吉思汗道:“木华黎,我想亲自率领大军与宋人决战,就像野狐岭之战击败金军主力一样,通过决战击败宋军主力后,到时中原大地任我蒙古铁骑驰骋了!”

木华黎道:“大汗,宋人有火绳枪,我军轻易与之决战,恐怕胜负难料!”

成吉思汗道:“依你之见,应当采取何种战略?”

木华黎道:“应该实行以汉制汉策略,招诱中原各路汉人豪杰首领,使之为我所用,牵制唐果恭,分薄他的兵力,等到有机可乘,再发兵进攻也不迟!”

成吉思汗道:“有汉人愿意归顺我蒙古么?”

木华黎笑道:“山东路李全、永清县人史天倪己经接受招抚,还有被唐果恭遣来的使者张弘范,其父张柔也是地方豪杰,或许可以招抚他!”

成吉思汗道:“招抚汉人之事,交由你全权负责!”

于是木华黎找张弘范,将实情告诉他,张弘范大怒道:“原来唐果恭骗我,看来他是想借刀杀人!”于是张弘范投降蒙古,叛宋而对抗唐果恭。

当时史天泽被雄州的宋军击败,率领少数部众逃出居庸关,归降蒙古。李全则势力极大,唐果恭三番西次派人招抚,依然不听命令。

李全粮食不足,经常派兵劫夺向北运输给宋军的粮食、物资,唐果恭派遣使者到济南府责备李全,李全不承认有这回事。于是唐果恭忍无可忍,打算趁蒙古人未进犯前,先回师消灭李全,以解除后顾之忧。

李全是潍州北海(今潍坊市)人,自幼喜习武,弓马矫捷,善使铁枪,人称“李铁枪”,益都(今青州)人杨安儿反金,战败身死后,其部众由其妹杨妙真率领,依附于李全,杨妙真嫁给了李全,李、杨两股武装合流后,势力越来越强。

到唐果恭北伐之际,李全基本上占领了整个山东路,手握三十万兵马,自擅一方,不听从唐果恭号令。

唐果恭一心一意要北伐,对于汉人武装,一向采取笼络、纵容之态度,如今李全如此嚣张跋扈,危害到北伐大业,于是不得不先解除这个祸患,以安定自己的后方。

五月初九日,唐果恭留下魏助,指挥平胡军、殄灭军防守雄州、霸州。河东路招讨使何充指挥靖远军、安远军守雁门关、代州等要冲。

唐果恭则率领荡灭军、扬威军南下山东路,一场大战又要爆发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