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果,也比他私生活腐化严重得多。”
“这两个方面,也正是真正值得后人所深思的。”
……
看到这里,朱元璋面无表情,对于此人,也渐渐没了代入感。“此人鼠目寸光,大明败在这种人的手中,倒不如说是败在自己的手中。”
“此人倒是不值得过多关注了,连自己的内部权力都统合不了,外部威胁也看不多,跳梁小丑而已,不过这吴三桂竟然勾结异族实乃#贼!"
永乐大帝朱棣却是一脸气愤。
“朕招抚女真,令他们统治东北,没想到女真竟然恩将仇报!
“不过,朕研究历史,发现我华夏政权的灭亡,均亡于内耗,秦如是,汉如是,西晋、隋唐、宋、明皆如是。”
“从先前的盘点中得知,朕一生的精力大都在平定外患,稳定周边之上,对于内部长远稳定的基业却忽视了不少。”
“看来,对待女真,以及其他归附的异族之策略要变,但大明内部结构和制度,也要继续商讨啊!"
不同于两位帝王的看法。
明朝的百姓,却将关注点放在了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身上。
“吴三桂是什么狗东西!焉敢如此?"
“不要侮辱狗!我家的狗可忠诚了。……”
“此人今日能投清,明日也能反清,这种人,清朝只要不傻一定不会留着他!"
“明末就是个比烂的年代,一个比一个烂。”
“要是没有吴三桂,说不定汉人还有一线希望啊!"
“此人就是个猪狗不如的东西!"
一片议论骂声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
关于吴三桂的问题,视频之中李云表示道:“至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如果站在后世汉人的角度来看,这个决定无疑是引狼入室。”
然而,事实上,吴三桂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也的确直接加剧了汉人失去江山的速度。
再加上清军入关之后对汉人的各种手段,更将吴三桂定在耻辱柱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吴三桂的确不冤枉。
可历史问题如果抛开历史背景只站在上帝视角来看,注定是不能真正透彻地了解。
李自成进城之后,的确对大顺军有诸多约束。
然而同时我们也看到,李自成的权威,其实并不能与历史上有名的农民军领袖相提并论。。。。
所以当刘宗敏开始打肆搜捕前朝官员,逼迫家产,以及严刑拷打吴三桂之父,逼问陈圆圆下落的时候,李自成什么都做不了。
吴三桂抵达蓟州之时,得到李自成进京和崇祯上吊的消息。
不久后,在京的明朝官员投降李自成的消息也纷纷传来。
面对敌我悬殊的形势,吴三桂最初决定投降李自成。
恰在此时,李自成派来招降的人员,也到达了吴三桂的军中,于是吴三桂决定归李,率所部继续西进。
并且还在所过之处,大张告示宣称进京觐见新主。
从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大顺军领导人刘宗敏开始了对俘虏的明朝官员进行拷夹、追赃等行动。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在被拷夹之列,这一行动,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
诋毁、攻击大顺军的流言蜚语开始从京城传到吴三桂耳中。
吴襄也托人私下致书给吴三桂,要他亟来救父。
同时,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在京城被刘宗敏所霸占,重重事件让吴三桂怒发冲冠。
他认为李自成的招降,只是一场骗局,只是想诱骗自己进京,再进行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