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卖粥赢利丰厚,引来了大量食客,短短几个月名震邻近几个小镇,一时人满为患了,想喝粥都得排队了,为此他便有再开一家飘香楼的念头,又没个人可以商量的,心里十分苦恼,一看账本才知道最近三西个月净赚了两千多两银子,除去另开酒楼一千,还有一千七百八十八两,完全可以再请厨师,盘一家酒楼,心里有了主意,手把手把熬粥的诀窍告诉心腹小厮瑞丰,吩吩守候老飘香楼,又带另一心腹小厮顺儿去城东新飘香楼,忙乱了个把月才去正轨。
生意有了起色,周家找到了出路,浩源都想不到儿子的小打小闹居然闯出了一片天地,心里十分高兴,兄弟的飘香楼越办越红火,少平满心里高兴,又忧心花木生意找不到销路,心里十分苦闷,转眼婚期将至,少平只好打起精神成亲,迎娶方家二姑娘若霜过门,方家世代经营茶业谋坐,祖上同样儿挣了个韩廷贡奉,荣耀了几代人,传到孝贤这代同样朝廷亏空,后手不接,孝贤也为银子发愁了几个月,大女儿若雪嫁到城西何家,好在何家沒受朝廷牵连,他家的绸缎庄生意很火爆,妹子就要成亲了,若雪只好和丈夫耀庭商议借一千两银子替若霜办婚事儿,兄长若霖找好友借了五百两银子,才勉强可以置办嫁妆,风风光光送若霜出嫁。
少平办了婚事儿,新媳妇温柔娇俏,言谈举止大方爽利,为人倒也随和豁达,沈氏倒也十分称心如意,儿子得配佳偶,又为少安婚事儿发愁了。
又过了两个月,城东飘香楼也生意火爆,宾朋满座,少安忙得不可开交,沈氏几个月都见不到儿子的面,便和佑兴商议挑个日子,请了小镇出名的媒婆崔妈妈,去镇北苏家提亲。
苏家世代经营绣庄谋生,同样祖上也挣了朝廷贡奉,传到承业这代也为绣庄出路着急上火,好在承业有绣艺伴身,一绣起绣品就心无杂念绣他的作品,承业娶妻岑氏,生有两长一子,长女慧卿嫁进京里陶家,二女儿秀卿年仅十七聪慧过人,从小随父亲学习绣艺,得了父亲真传,自幼随母亲持家理账,又学了一肚子生意经,周家来提亲,承业便答应了婚事儿,两多结成了儿女亲家,又老就了一桩好姻缘。
为家计和秀卿婚事儿发愁,岑氏便病了,不思饮食,听说飘香楼的粥好喝,生意爆满,秀卿带丫头锦心去镇东买粥给母亲喝,排了一早上都买不到粥,又怕去秀庄迟了父亲责罚,秀卿吩咐锦心:娘都三天没吃饭了,咱们只得排队买粥了,你耐心等着吧,我先去绣庄了,我让祥叔个把时辰后来接你,我再不去绣庄,爹会骂我懒的,我走了。“听了吩咐,锦心只好答应排队。
见她答应了,秀卿又拿了五钱银子给她:"你手上银子怕不够,一会儿饿了你喝一碗好了。""嗯,我给你也买一碗。"听了这话,锦心一笑接了银子,秀卿走出飘香楼去绣庄了。